评中评第325期
“大城市,请接纳年轻人安放在你那里的青春”系列评中评之一
昨晚,刚回到成都不久的媒体朋友发来短信,照录如下:
昨晚成都有个民工,干活没拿到工钱,刚好女友怀孕了,他没钱结婚(也许是没钱堕胎),于是去抢劫。找到一家小店又不忍下手,在现场磨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老板娘叫他滚,他被激怒了,把老板娘捆起来,抢了200多元钱。老板娘挣脱绳子跟他打起来,后来引来警察,他放弃抵抗,被抓。这家店就在我楼下。今天成都的记者都去采访,想把那个警察树为模范,电视节目还夸了那个女老板,痛斥这个穷凶极恶的匪徒,最可气的是,警察允许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结果现场10多个记者只有4个记者有耐心采访他,大多数采访完警察就回去写表扬稿去了。你说这叫什么事?
这叫什么事呢?当时我已经睡了,妻子代我回信说:“这些记者串吃多了噻,怎么脑子锈掉了,这么烂。”
今天早上找了一下报道,应该是“有耐心采访他”的4个记者当中的两个写的,大家可以点击看看:一篇是华西都市报的,一篇是天府早报的。
今天早上还看到中青报的一篇评论《别让大城市妄想症压垮自己》,作者发明了一个词叫“大城市妄想症”:“试图用所谓的热情和吃苦换取‘大城市入门证’,可能是一种虚妄,一种不切实际的偏执。在现实与想象的巨大落差下,难免失落、自卑和焦虑。奋斗后,得到的却是一种心理折磨和现实窘困,甚至是铤而走险走向不归路,这又何必呢?”
这是中青报“青春何处安放”系列讨论第二篇文章,昨天还有一篇:《志存高远的青年是否一定要蜗居北京》。作者以二线城市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说:“不是谁都有资格挤进大城市的,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
中国青年报当然是很关注青年的,最著名的莫过于当年的“潘晓来信”,后来的“罗炼留言”他们也做了,前不久的“蚁族”,他们报道的篇幅也很大,再到现在他们发起的“青春如何安放”讨论。从目前的两篇稿子看,观点是一致的,就是劝青年别总想着要留在大城市。我不知道明天是否还会延续这个观点。
其实一定程度上我是认同中青报这两篇评论的观点的,我和妻子就经常商量是不是要回到小城市,回到农村——北京这个城市,绝不是我们未来生活的地方。尤其前些天看了NHK纪录片《里山》,日本农村那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实在令人向往。但我们知道,中国的农村不是那样的,中国的农民也不可能像那样生活。
而且,就算有一天,我们终于想通了,经济也准备好了,真的回到了小城市或农村。就算那时候,我也不能劝青年不要去大城市,想当初我自己去大城市的时候,不也没有学历、缺乏技能、身无长物吗?
“不是谁都有资格挤进大城市的,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
我想,“资格”这个词值得好好分析一下,如果是指“能力”,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呢?如果是指“身份”,那么,这些歧视制度难道不应该首先废除再谈其他吗?
权力集中导致资源集中,做不了公务员,来大城市捡点人家嘴角掉下来的碎屑也是好的。套用这个句式:谁都想要挤进大城市,劝是劝不会去的,这不是理想,而是现实。
同样是中青报,报道“蚁族”的记者写到:“青年强则国强。‘蚁族’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实践着一个个“中国梦”,这种穷且益坚的拼劲儿是青年人可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得到更多的呵护。”
说到这里,“大城市妄想症”到底是什么病呢?
想想开头我提到的那位民工,再想想中国的大城市。
凤凰网评论编辑:彭远文
上期评中评:本文与《1Q84》无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彭远文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