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撞人案”背后的偏见
2009年08月06日 11:23凤凰网评论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昨天凤凰卫视的《总编辑时间》中,值班总编辑吕宁思读了一个民间思维定式的段子:

在今日中国,一提到女秘书,就想到小秘,一提到打假,就想到假打,一提到生意人,就想到短斤少两,一提到当官的,就想到贪污受贿,一提到办事,就想到找关系,一提到工程,就想到腐败,一提到娱乐,就想到卖淫嫖娼,一提到贪官,就想到二奶,一提到女公关,就想到性武器,一提到考察,就想到公费旅游,一提到先进事迹,就想到是胡编乱造,一提到数字或政绩,就想到有水分,一提到奶粉,就想到三聚氰氨,一提到发烧,就想到猪流感。

现在看来,这个段子中,还得加上一句:一提到车祸,就想到司机的背景。这个思维定式在“杭州飚车案”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网民们的猜测下,肇事者胡斌的父母亲属,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通天人物,不但能买通交警,影响法院,甚至还能在司法体系里玩狸猫换太子。

当然,最终这些都被证明是纯属虚构,没有雷同,没有巧合。但是,这也不妨碍网民们在前天晚上,一辆保时捷撞死一个打工少女后,网民们对开保时捷司机的背景猜测。但显然没有找到可能深刻的家庭背景。

当然,网民们不可能个个都是福尔摩斯那般的理性,也不可能个个都是司法专家那么注重法律逻辑。每个人都有产生偏见的可能,但是如果这些偏见被无限的放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换句话说,当我们所有的人只是对这些偏见感兴趣,在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之后,我们只是看到了“仇富”、看到了“背景”、看到了“不明真相”的用词、看到了强权与弱势的对立——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了这些,会不会影响我们对真相的关注?会不会把本需要严肃反思的事情,演变成了一出又一出热热闹闹,但是毫无价值的肥皂剧?

而同时,当这出肥皂剧演不下去的时候,当我们发现我们所看到的事情并没有深刻的关系背景,也没有强权对弱势的戕害,更没有丝丝入扣、惊人心弦的内幕情节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对这件事情彻底失去了兴趣?而无论真相到底是什么?无论事情的结果会带来什么影响?无论事情该如何发展?无论其意义如何?

那么,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当我们看到胡斌的父母真的没有背景的时候,当保时捷撞死打工少女案只是一起普通的案件的时候,我们到底是感到安心还是感到失望?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媒体在这些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石扉客的一篇《警务报道中的反法治倾向》虽然并非针对上面的那些案例而写,但是我们从中也能看到相似的影子:习惯渲染、习惯反法制。而媒体的独立,对真相的追寻则排到了次要的位置。

由“杭州飚车案”延伸出来的“真假胡斌事件”,到后来被证实确实是在网友的思维定式下,上演的一出肥皂剧——我不得不承认,我也曾是这处肥皂剧中的群众演员——网友们对胡斌的猜测和怀疑,对杭州司法部门的质疑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犯了错误,是不是应该道歉呢?

如果媒体坚持认为不应该道歉,那么媒体所坚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对“基本伦理”的捍卫,还是“立场对错”的选择?如果是前者,那么媒体人应该有一个起码的底线:错了,就应该道歉——这也是对媒体公信力的一种维护吧?否则为什么那么多的媒体因为一个错字都要刊登对读者的道歉启示呢?

对不起,我错了——说一句这样的话,是不是会影响网民们对公权力的监督?是不是会削弱网民们在推动案情朝公正方向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我想是不会的,同样做为网友的你,怎么看呢?

凤凰网评论编辑:张恒

版权声明:凤凰网原创评论,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上期评中评:评中评之朝花夕拾

杭州   权力   偏见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张恒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