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是什么?"五四"是谁的?
2009年05月04日 10:54凤凰网评论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陈丹青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都生活在“五四”的后果里。理解的浅一点,你看我们现在说话、写字都用白话文,这不就是当初“五四”运动的直接后果吗?

可是,要说的深一点呢?那场发生在九十年前的运动,到底给我们留下了点什么呢?

我不能假装深沉的说,我对五四精神的了解有多么深刻。甚至,在今天早上我到达单位,打开电脑之前,我都忘记了去刻意的提醒自己: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坐在九十年前没有的地铁上,身边大部分都是上班的青年人。但是看过去,他们毫无朝气可言,昏昏沉沉,好像还没从早起的梦中醒过来。

我仰起头来看看北京的天空,灰色的空气携着燥热的温度,明晃晃的太阳光却又耀人的眼。九十年前,也有人同样仰望过这片天空吧?但是,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年轻人,却真的大不相同。

所以,我们谈五四青年节,或许要从最根本的问题谈起,什么是青年?——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发问,青年是一个生理名词,还是心理名词?青年是一个特指的族群,还是指国家的某种气质?

我们再把时间往前推十几年,当时的梁启超发表他那著名的篇章《少年中国说》的时候,曾动情的写到:“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壮哉,我少年中国。”青年人是一个特指的族群,但是在梁启超的眼中,更是国家的某种气质。只不过,这种气质,在九十年前,我们在寻找;在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追寻不到。

原因何在?

或许,刘敏之前因为媒体为纣王翻案而发出的感慨有助于我们去寻找答案。在那篇评论中,作者提出了一判断,历史是被制造出来的,记忆是被管理的。这是历史背后的政治问题

对刘敏这篇评论的过度阐释,也可能会让我们理解五四走向曲解的极端。但是我们谨慎依照这个思路来看2009年5月4日关于“五四”的一些评论,或许也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五四的内涵,传承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道爱国主义精神,毫无疑问,这是由新文化运动转到五四运动的一个主要线索和诱因。如果当初的新文化运动的仍旧局限于打破传统,传播新知的文化和学术领域的话,那么五四运动标志着青年学俊们,开始走出学堂,开始广泛的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去。

在当时的贫弱中国,这几乎是人们记忆的主线。当年青的学子们,冲入赵家楼,“议决用猛烈的方法惩警从前签字二十一条的当事者曹汝霖”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将自己的命运和这个国家密切的绑在了一起。

在这个记忆的情景下,记住五四,当然就是记住爱国主义。

但是,同样是这件事情,羽戈却记住了另一个人的声音,这个人叫做梁漱溟。这个同样也为我所尊敬的老人认为,纵然曹汝霖等人罪大恶极,在罪名尚未被法定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而学子们的行为,固然是爱国急公之举,却不能霸道横行,不能说因所做的事合乎天理,就可违法而不受处治。

当羽戈的记忆中,充满了类似的历史片段的时候,他反问如果在当年,梁先生的一士谔谔真能压倒千夫诺诺,历史从此被改写,现在的愤青是不是会少一些呢?

与羽戈不同的是,王晓渔则跳出了五四的历史圈子,转而单纯的讨论青年人的文学和思想问题。或许,他的解读更具现实意义,当我们的年轻人面对的不再是外患频仍的积弱中国的时候,当我们的年轻人们更愿意在博客、豆瓣上而不是在街头政治中,度过自己一天生活的时候,当我们的年轻人更追捧电影而不是书籍的时候,我们需要如何来度过我们的五四青年节?

我们所纪念的五四,当然不仅仅是1919年5月4日一天的24个小时,它应该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片段的集合物。它有“德先生”与“赛先生”的片段,有白话文运动的片段,有爱国主义的热情,有“打破孔家店”的呐喊——当然,也还有很多,我的头脑中,没有制造出来的记忆。

那在这些记忆中,谁才是主流?羽戈看到的是理性;王晓渔看到的是思想;吴稼祥看到的是民主,更多人看到的是爱国主义……

在这些争论之外,单士兵的观点似乎更值得我们注意。在他看来,五四及其当时的那些人物,已经被现在的我们符号化了。“一提到五四,人们总离不开‘现代’、‘传统’、‘启蒙’、‘民主’、‘科学”之类的‘关键词’。”但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面都应该有他特有的一个五四印象,每个现代公民内心都应该笃信“一个人的五四”。只有这样,才会织成这个时代公民诉求的思想支撑,每个青年也才会获得真正站起来的精神力量。

那我这个人的“五四”又是什么呢?

就我个人而言,较之于那些宏大的叙述,和标签化的解读,吴晓波假设式的疑问更令我感到动容,我也愿意以这个假设,来结束本文:

如果九十年前的那个青年人回到今天的中国,他会有怎样的发现和感慨。他会看到什么在进步?什么在停滞?什么在倒退?什么变得不可思议?什么变得面目全非?他会相信什么,还是一如往昔地怀疑一切?

凤凰网评论编辑:张恒

版权声明:凤凰网原创评论,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上期评中评:我为铁道部说句公道话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张恒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