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香港青年反高铁反错了焦点
2010年01月16日 10:27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姜声扬:所以说反高铁的声浪,这批人我们已经看到是谁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政府方面。我们去一下广告,回头我们来看看政府在高铁兴建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也应该负一些责任。各位观众,我们休息片刻,回头继续《时事开讲》。

姜声扬:我们继续《时事开讲》,稍早前我们提到高铁香港段的兴建方案是经过将近10年的酝酿,但是为什么要等到反对声浪的出现,学生街头苦刑这个议题才在前年出现,聚焦在人民的面前呢?而出现这么多阻力,政府应该负上什么样的责任呢?我们再请何先生为我们做分析。

何先生,您认为高铁在香港掀起这么大的争议,政府多多少少该负一些责任吧?

何亮亮:政府当然有它的责任,其实这样讲,我们讲到大型基建项目的时候,香港特区政府态度一直是不积极的。还有一个例子是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现在已经尘埃落定,也已经批准了,反对的声浪不是很大,有人反对,但是没有像高铁声浪这么大。

从高铁看港府施政

姜声扬:但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最好时机其实已经错过了,高铁现在也有这个情况,港珠澳大桥最好的建设时间应该是在90年代,当时的香港的港口在亚洲来说仍然是第一流的。但是现在由于中国内地,特别是深圳的盐田港,已经快要超越香港了。在这样情况下来建,今天我们不是讲港珠澳大桥,但是出发点是一样的。

就是说香港特区政府,特别是早期的香港特区政府,他们对于任何可以把香港跟中国内地联系起来的大型基建项目,他们没有兴趣。不管是大桥还是高铁,高铁最早,那只是有人在谈论而已,而且那个时候中国大陆的高铁也还没有出现,所以人们也看不到它的特点在什么地方。

实际上香港特区政府,从一个殖民地政府,原封未动的变成了一个特区政府,殖民地的一些高官他们的心态是什么?一个心态他们还是用英国人治理下殖民地的高官的心态来看,还有他们精英心态,看不起老百姓。这两种心态合在一起,就使得香港政府出现什么?朱镕基总理早有一针见血的指出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但是现在香港政府已经开始改变了,虽然可能有点晚。我们再说高速铁路,高铁667亿投资,兴建时间是3年,2012年兴建,2015年才能够建成,26公里。你给它算算每年只能建几里,我觉得这已经不是高铁了,这是蜗牛的速度。

但是这也反应出了香港现实的一个方面,香港作为一个发育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它在黄金时期的,比方说在70年代,那种建地铁。香港的地铁或者轨道交通,长期以来其实在大中华地区一直是最先进和最领先,但是这个优势现在已经不在了。

其实香港过去有一些大型项目,地铁当年兴建的时候,也有很强烈反对的声音,但是后来地铁建成以后,谁都感受到地铁,对于香港这个现代化社会的便利,这是第一。

第二,香港的机场,香港这个机场现在还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机场之一,这个机场在兴建之前面临强烈反对的声浪,当时包括北京也反对,但是这个机场建成以后,大家都看到了,它对于香港这样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所谓国际化都市。

姜声扬:太好用了。

何亮亮:所以同样的道理,高铁你现在可以拼命地反对,但是等它建成以后,当你坐上高铁,可以在48分钟到广州,在极少时间你就可以到北京、上海,10之内的时候,感觉会是不一样的。

那么香港政府在这方面,我想它现在面临最大问题已经不是交通的问题了,就是香港这个社会在深刻的变化。年轻人为什么有强烈的不满?政府方面开始感觉到,现在比方说大学教育比较普及了,但是现在社会的向上流动性,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差。换句话说过去,你出身寒门,只要你大学毕业,像曾荫权特首那样,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出生,通过很好的教育,他就可以成为一个社会上的精英。

但是现在的青年已经很难再成为精英了,所以他们有愤怒,他们有反感。另外现在香港人的公益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他们总是怀疑政府和大财团之间有利益勾结,他们把利益勾结称为是所谓中环价值,中环就是香港特区政府和众多大财团办公楼的所在地。

就是很多民众,包括青年一代,也包括很多知识分子,他们在反思,他们在挑战所谓的中环价值。但是政府对此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因为社会发生变化以后,政府怎么去应对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样子说到最后又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了。

刚才我们说反对派为什么要利用这个高铁问题来挑战政府,他说因为这个政府不是我们选的,因为立法会只有一半的议员是民选的,如果立法会全部是由民选的话,这个高铁肯定是通不过,所以我们要用全民普选来产生一个立法会。

归根到底他又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香港社会,本身矛盾也是很尖锐的。所以看的是高铁,实际上香港特区政府我觉得目前从高铁的处理上面,我觉得他们试图来研究香港社会到底有些什么变化,他们如何来根据这样一个变化,来改善他们的施政。从这个角度来看,高铁的兴建在香港应该带有一个转折性意义的。以后香港政府,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施政。因为香港的民众,经过这样一个事件,大概也会更多的来考虑香港到底要怎么样发展。

姜声扬:好,非常谢谢何先生为我们做的点评分析,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时事开讲》,我们再会。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