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瑶:漓江忽旱忽涝,警示快还水利欠账
2010年04月23日 09:05新华每日电讯 】 【打印共有评论0

■焦点观察

现在西南地区不少地方雨渐渐多起来了,旱情多少有了部分缓解。最关键是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得尽快拿出实际行动把水利设施建设的欠账还上,做到像温家宝总理在考察西南旱情时提的要求那样:“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

“现在连花钱买水都买不到了,全家五六个人洗脚就一盆水,洗了再去喂猪喂牛。”这是西南地区受灾群众的真实写照,广西全区有43.39万人要靠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同样是在广西,漓江洪魔肆虐,游览航线今年再次全线封航的新闻也牵动人心,广西全境目前正处于“东边大旱西边涝”的尴尬境地。

这种尴尬在广西漓江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4月20日,受几天来连降暴雨影响,漓江突发洪水,游览航线全线封航。然而,3月漓江初次封航的原因却是缺水,当时漓江水位持续下降,频繁发生搁浅和船底触石事故。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漓江两次告急,原因却是两极——旱与涝。这种恰似“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受灾原因折射的是一个现实困境:水利建设欠账太多,水库等水利设施太薄弱,有水存不住,没水则旱、有水就涝。

由于时旱时涝,漓江是一条利河,但同时她又是一条害河。其实早在几年前,当地就准备兴建小溶江、斧子口等几大水库想把漓江变害为利,但就目前这种情形看来,目标还远未实现。

其实,漓江的尴尬只不过是西南地区甚至是全国不少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缺位的一个缩影。漓江忽旱忽涝,是在警示西南等地快还水利欠账。

西南诸省本身处于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比如广西,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7.12%,居全国第五位。但由于水利设施建设缺位,他们在这次旱魔面前普遍显得非常乏力。

云南曲靖市马路乡党委书记乔虎在接受采访时,曾无奈地表示: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没有项目支撑,经费筹措非常困难,已经进行前期测设的水库,也无法开工建设。水利建设的欠账多,这背后无疑“潜伏”着地方政府“唯GDP至上”“唯政绩工程至上”的错误发展观。基础水利工程虽然利国利民,但一方面“效果”难被“发现”另一方面“见效慢”,所以在一些官员热衷大兴土木追求表面政绩面前,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的地方并非没有水库,但由于发电,水库平时并没有存多少水,这也是一遇干旱无水可用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盲目逐利的恶果。

现在西南地区不少地方雨渐渐多起来了,旱情多少有了部分缓解。最关键是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得尽快拿出实际行动把水利设施建设的欠账还上,做到像温家宝总理在考察西南旱情时提的要求那样:“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刘晶瑶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