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仲云:农民工与城市连接的阶梯正在城市化中坍塌
2010年04月23日 07:57红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广发银行举办的智者论坛上提出,可以为农民工发放住房补贴,如果每位农民工每年可以领取一万元的住房补贴,那么GDP就可增长2.3%。

“给农民工发房补贴”,屡出惊人之言的茅于轼抛出这一观点,势必又会引来如潮的热议。这一建议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提升GDP总量,实际意义倒底几何,可能暂时还无法验证书;但从城市化角度看,给农民工发房补贴这个建议道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话题:如何平稳渡过城市化过程。

当下,我国的工业化已步入后半程,把城市化放置在这一背景下考察,结论会比较悲观。工业化步入后半程,意味着经济增长已经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排挤劳动力的现象开始普遍发生,这对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明显不利的。历史地看,从20世纪50~80年代末,在是典型的外延型工业化阶段,即工业化主要以规模扩张的方式进行,这是最有利于城市化的时期。但在当时,我们实行人为地抑制城市化的政策,放弃了这个实现城市化的良机。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工业化继续推进,此时行城市化,条件已经不如前一个阶段有利了。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放弃今天城市化的机会,将来城市化的条件会更为不利。因为技术越进步,靠经济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从而推进城市化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尽管与过去相比,现在实现城市化的条件并非最有利,但考虑到未来,当下又可能是实现我国城市化最好的契机。

农村人口如何进入城市而且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真正的居民,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我们很难想象他们一开始就住进两居室、三居室的楼房。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现实的落脚点是城郊结合部的棚户区。正如我们在每一个有点规模的城市都可以看到,在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中,这些棚户区正在成为拆迁改造的对象。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一段很好的话:棚户区对于城市来说是成本最小的城市化途径,对于进入城市的“外来人”来说,是学习城市生活方式、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很好场所。而从更现实的意义上说,这是他们几乎唯一的落脚之地。在城市日益变得美伦美奂的同时,外地人的落脚之地却在消失,将他们与城市连接起来的阶梯正在坍塌。

数亿农民工睡的是工棚,每年春节裹挟在春运大军中往返于城市与家乡,这种局面长期存在,而且目前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如何帮助数亿农民工尽快在城里安家,让我们的城市化步伐迈得更加稳健,笔者认为这才是茅于轼先生这一建议的真正价值所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卢仲云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