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农妇熊德明自从总理助其讨薪而成为名人后,也创出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她不但于2004年开办了养猪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她又领头创办了专业合作社,如今,这个合作社的养猪场已具备3600多平方米的占地规模,还配建了350平方米的沼气池和150平方米的饲料库。 (中华合作时报1月29日二版头条报道)
熊德明创业,得到了社会多方的帮助。得知熊德明回家后想办养猪场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云阳支行把她列为特级贷款户,对她授信3万元,还给她一些信息和技术支持。正是在银行以及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协助下,熊德明的养猪场顺利开业,当年就营利6万元。此后,熊德明在扩大养猪规模的过程中,云阳支行又给她多次帮助,累计放贷26次,贷款金额56万元。“德明养殖专业合作社”需投资时,云阳支行又给她小额担保贷款10万元,并享受政策性贷款利息补贴80%。
熊德明是幸运的。她幸运地遇上了总理,不但让她迅速替丈夫讨回了工钱,而且让她成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正是这种名人效应,让她想做自己的事业时,能很容易得到银行等方面的帮助。
熊德明的幸运,恰恰也说明,她的事业发展和成功有些偶然。想要创办实业的农民多的是,可他们是否都能那么幸运,在各种程序手续上一路绿灯,而且不待自己操心,各种各样的帮助就送上门来?答案是明显的。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调查数据,农民工有创业意愿的超八成。农民不缺创业热情,他们缺的是资金,大多数人都想创业。然而,现实的艰难却让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创业冲动。
农民贷款难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估算,山东省农业至少有四成左右的信贷资金缺口;人行杭州中心支行调查表明,浙江农业贷款缺口大约在125亿元左右。尽管近些年国家在改善农村金融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农民贷款难的总体状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三农”问题中的农村金融问题再次被提出,农民贷款难问题仍未解决。现实中,绝大多数想从银行贷款的农民都不可能像熊德明那么幸运,有些银行对农民贷款条件非常苛刻。某地曾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位农民费尽周折,请客送礼,好不容易从银行贷到1万元,结果到手的只有4900元,信用社扣他5000元存起来,说是完成存款任务,还扣其100元作为股金。
小农是市场的弱者,需要合作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只有发展合作经济,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也才能走上强农之路。但专业合作社也面临多方面的制约,其中贷款难也 是一大门槛。有调查表明,资金短缺是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吸引投资的制度基础,资金基础不稳定,造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金非常短缺。现实告诉我们,像熊德明那样,创办合作社时融资顺利到位,只是一种特例,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我们为熊德明的成功而欢欣鼓舞,但是一个或几个熊德明成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富裕,需要更多农民都能按照自己意愿创业,都能有良好的创业条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良好的创业成果。只有这样,农村才不断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农村经济的振兴才有希望。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切实改善农村的创业环境,特别是在改善农村金融条件上努力,让更多农民在创业时少些阻力,多些扶持,而不能让熊德明创业成为一个孤独的标本。如果说,熊德明创业的方式,成为农民创业的一种路径依赖,那么,农村经济的壮大,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谢昱航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