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小红马退出快递市场销声匿迹,今年1月又有DDS倒闭引发关联数千家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给数量达万家之多的中国快递业当头棒喝。中国快递咨询网日前预计,2010年民营快递企业的数量将减少30%以上。
仅从DDS倒闭事件本身观察,人们不难发现其偶然性。通过自营店盲目扩张,引发行业恶性竞争,却并没有控制扩张伴随的高风险,反而利用价格优势绑架商家使用“代收货款”,这些都为DDS倒闭烙上无法洗脱的原罪。加上店主一走了之,上百家网店如骨牌般倒掉,其间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及其所引发的混乱与不安,更是不可原谅。按道理说,这样不负责任的企业倒闭应当令市场和同行额手称庆,欢呼市场优胜劣汰的铁律为业界清理门户,更令人展望行业前景之光明,但珠三角乃至全国快递业非但未见清理门户之快意,反现兔死狐悲之伤怀。
这是为什么?自然,DDS的败笔,但凡行内人士都能数出个一二来。但过于深究DDS所奉行的棋局险手并不足够,倘若脱离了整个棋盘的竞争环境的分析,各个被决定的棋子之对错,又何足令人窥得全豹?2009年7月邮政部门与快递巨头进行了一场关于150生死线的论战,其实自2003年11月《邮政法》修改稿第五稿时,论战就一直在持续,虽然在外资与民企的一致抗争下,邮政专营信件的重量上限从2003年的“500克以下信件寄送由邮政专营”,改成2004年第六稿的350克以下,再到2006年8月第八稿的150克以下,最后落到2009年的“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快递100克以下由邮政专营”,但业内一致认为,法规一旦落实,大部分快递行业将折损超过1/3的业务。快递民企痛言:“今天将我们民营企业挤垮了,明天四大国际物流集团进来,邮政系统怎么和人家斗?”
当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时,扩大经营规模摊薄成本以寻求规模经济效益,是企业屈指可数的选择之一。而从商业模式选择看,直营管理相对规范,风险控制难度比较小,自营加盟则有扩张迅速但风险控制成本高的特点。利弊权衡之下,顺丰快递选择直营,成本远远高于DDS,而占据自营加盟最大份额、扩张速度最快的DDS,则最终止步于倒闭。这就不难理解快递行业兔死狐悲之惑:天花板下压之时日益迫近,民营快递企业无奈匍匐于地板觅食,这才是导致各种不择手段的竞争模式纷纷出炉的原因。与高坐台上坐享厚利者相比,在底层角斗场殊死厮杀的对手,见到同侪自噬其身,怎么能不产生“下一个该轮到谁”的死亡联想?
回顾近年发生的民营企业道德危机不难发现,权力结构扭曲与监管缺失始终是导致民营企业竞争下流化的两大根本原因。当民营企业的上游领域利润丰厚的部分被垄断企业占据,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张与无良的恶性竞争就成为资本无奈的选择。以钢铁业为例:进入“中钢协”俱乐部的垄断钢铁企业,由于得到与国际铁矿签订长协矿价的特权,令其通过长期协议价与现货价的价差来榨取中小钢铁厂的利润,最终导致大型钢企为了铁矿期货价格上涨而成为胡士泰的座上客,而“钢铁中国价格”则在众多中小厂家的中分崩离析。但可悲的是,舆论焦点往往集中于民企在恶性竞争中不断沦丧的商业道德,甚至连中小钢企为了自保而采取的私自签约行为,也成为大肆挞伐的对象。这种政企颠倒、因果错位的价值判断,实乃我国经济的心腹大患。
显然,眼下的DDS倒闭事件,恐怕更多的是因为其商业模式无法自圆其说,但快递行业普遍兔死狐悲,则明显说明DDS采取这一竞争手段的无奈。无疑,只有权力之手远离市场利润,扶正规则之手才能重建市场环境,比如与给予国有邮政系统特许专营权相比,像英国那样取消皇家邮政的特权,转而给予国有邮政公司经营民间平邮的补贴,更为贴近市场规范。倘若一家DDS的倒闭能换取邮政业的开放,则这不仅是快递业之幸,也将是中国经济之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南都社论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