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就业如此下死令,不妥
2009年05月16日 14:11羊城晚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5月14日从潍坊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潍坊市人事局给全体干部下了“死任务”,每名干部至少要为3个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5月15日《齐鲁晚报》)。

凡是有益的尝试都值得褒扬,从这个角度讲,潍坊市人事部门这种做法也值得肯定。

但是,通过给人事干部下指标的办法,也有诸多地方值得商榷。首先,较之5万名毕业生,人事干部数量显得很小。每个干部帮仨学生就业,对于解决学生就业可谓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其次,企业用人属于自主行为,人事干部帮学生就业,对用人单位施加的影响是权力,而别无其他。通过权力落实的就业,将会顾此失彼———学生有就业岗位了,企业的自主权力也许被侵犯了。第三,将会造成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人事干部帮谁就业?既然规定没有要求,按常理,必然要帮助亲朋好友或者身边请托的人,这种失去平等竞争平台、依靠权力帮扶就业的做法,“有关系”的就业了,而没有关系的就业更难了。

倘若权衡下指标帮扶大学生就业的得与失,我想,失要大于得。所以,潍坊市人事部门下死命令,要求每名干部至少要帮仨毕业生就业的做法,还是慎重执行为好。

当然,笔者并非否定人事部门积极有为,热情帮大学毕业生就业。笔者只是认为,帮扶大学生落实就业,还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并且比给干部下指标更为有效、公平和合理。比如,地方政府部门应多组织大学生供需洽谈会,实行企业和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政府部门不能把吸纳毕业生就业简单推卸给企业,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如拨付转向资金,鼓励企业多招收毕业生;或者实行大学生实习制度,实习期间所支付的工资,由企业、政府分担等。这些就业办法,哪一种都比人事干部帮扶的力度大、范围广、效果好。(惠铭生)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惠铭生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