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石川
随着返京高峰的到来,1月30日,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客流都逼近最高峰值,北京西站已增开38对临客。预计今日将有30万人乘坐火车抵达京城,铁路部门表示,这一高峰态势将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前后。(1月31日《京华时报》)
随着假期的结束,再过几天,我也将踏上返京的列车。如果说春节前,乡愁就是一张返乡的车票,那么此刻,这一张车票蘸满的却是离愁。然而,我知道我没资格矫情,比起农民工——那些没有机会回家的农民工,或在大年初二、初三就提前来到城市的农民工,我的哀伤既显得多余又显得轻佻,起码我返回城市,还有薄工可做,而他们中的一些,面临的则是未知。
一则消息验证了我的判断。据报道,来自陕西蓝田县的项鹏高感到活难找。他说,今年春节没回家,初二就出来找活,到昨日还是一无所获。“一直闲着,越等越心急。”项鹏高说,虽然心急,但还要等下去。在西安的一些街头,记者发现不少经常等活的路口出现了一些赶早的农民工,“今年找活儿有点难”成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今年找活儿有点难”,不是一两个人的心理体验,它是一个群体的切肤之痛。然而,再难也得出去,即便像等待戈多一样虚无,但不等待更不塌实,更有焦虑感和虚无感。比如我的堂哥,他长期在浙江温州打工,两个孩子在当地读的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青黄不接,这次受金融危机影响,他失业了,于是索性托人把孩子转到老家县城的小学就读,为转学花了8千元,接下来要租房,妻子要陪读,养家的负担全部由他来扛。闲聊时,我问他出去能不能找到活干,堂哥说一点把握都没有,但还是得出去,不然没有更好的办法。
宁愿出去漂着,也不愿意长久待在家里,为的是生计;有的农民工干脆放弃团聚之乐,留在城市里过年,不是城市有多温暖,而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暂别手中的工作,等到节后返回时工作未必还在了。无论是匆忙别离的农民工还是滞留在城市的农民工,他们难道不愿意多陪妻儿几天吗?他们不愿意儿女绕膝,一享天伦之乐吗?他们没有乡愁没有思亲之苦吗?不是他们拙于表达,而是现实的无奈将他们的炽烈情感压抑了。
日前,一则新华社的消息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东部沿海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进城务工者”变成“失业农民工”。调研显示,返乡农民工已占整个外出农民工总量的10%,人数超过1000万。从“务工”到“失业”,中国农民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挑战背后,寄寓了农民工多少焦虑、焦灼和焦躁?
如何让每一个农民工多一些平和和沉静,这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政智慧。他乡是故乡,心安即是家,所谓“心安之处即故乡”。但想要农民工心安,首先需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制度土壤,比如最起码的是,不必为找工作绞尽脑汁、狼奔豕突。最根本的则是让他们成为新市民,不必为孩子的教育发愁,不必为生计焦虑。最后,让农民工融入城市当中去,惟有如此才能减轻他们的乡愁。
“心安之处即故乡”,欲实现这一愿景就需要国家拿制度来落实。惟有如此,才能少一些像我堂哥一样焦虑的农民工。
作者:
王石川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