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政体思想
2008年09月04日 12:25光明网-光明观察 】 【打印

三、中庸政体思想的影响

亚氏的政治学说奠定了后世政治学研究的诸多基础。政体思想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典型。亚氏意义上的中庸政体思想对后世政治学研究影响深远自不待言。首先,“混合政体”的概念由此诞生。这一概念的提出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学理论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正如列奥·斯特劳斯等政治史家所评述的:

“亚里士多德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混合政体’这一概念的创始人,而这一概念对直至当代的政治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常是把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概念放在其论述他所谓特殊政体(polity)的那一部分中加以讨论。然而,一般说来,《政治学》中的混合政体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政体类型,不如说是一种策略,反映着亚里士多德有关一般政体的创建和保持的研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给自己规定的中心实践任务,不如说是消除也是弱化穷人和富人的政治冲突。特殊政体,亚里士多德起初将其描述为‘寡头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为这一冲突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亚里士多德也试验了在这样的寡头政体或民主政体的框架内进行改革的可能性;况且,他不仅将特殊政体而且将非典型意义的贵族政体——在这种政体中美德受到尊重,绅士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作用,但与富人和人民分享政权——视为混合政体的一种形式。”20]

其次,幸福的生活需要理想的政治生活,美善的政治生活有赖理想政体的选择。亚氏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尽可能选择理想的政体,从而才可能过上美善的政治生活。“对这种最好的政体的实用性问题的最基本的回答在于,提出最好的政体不过是试图阐明据以改革任何现存政体的设想和选择,最好的政体假定了各种情势的罕见的结合(或就此而言可能从未现实存在过)这一点并不重要;惟一重要的是它尊重人类状况中的那些固有的局限性。如此理解的最好政体确实没有为现存政体的合法性提供判断标准,但却提供了所有政治变革的模式或目标。”21]时至今日,这一模式中的“中庸”精神已被广为使用。

再次,对上述这些问题的追问与反思实则内在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政治家的职责是什么?他可以做哪些事情?他又必须做哪些事情?如上所述,政治学家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理想的政治生活,什么是理想的政体,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政体。他也应该知道,相对而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什么是最坏的政体?在已知的条件下,什么政体可以取得成功,什么政体必定失败?政治学家必须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此外,政治学家必须具备选择适合大多数人的统治样式与政治设计的纠偏能力。

由此,政治家掌握政体的知识,灵活运用这种知识的能力要求就非常高。“政治学家依靠这种知识应当能够判断出什么统治形式最适合于大多数国家,而且这种统治形式是无须超乎人们通常具有的道德和才智可以达到的。运用这种知识,他能够提出很有可能纠正现有各种政体存在的缺点的措施。换言之,政治家必须以其完备的技巧如实地对待各种政体,并运用它所拥有的手段使之得到可能最充分的发挥。”退一步来说,“政治家运用意志和理解力并不能创造国家,但能很好地使它充分地显示出它固有的可能性。”换言之,“政治家不能凭自己的选择去做任何事情,但是他明智地选择那些至少是有助于使社会制度和生活制度向着更好的和更可取的结果发展的路线。”22]这就是说,政治家的慎思、分析、判断、甄别与抉择或许不能构建一个良善的政体,却完全可能影响一个政体的发展路向。

此外,亚氏就政体思想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开启了现代政治学研究的先河。这就是在延续希腊传统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并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界已经公认,在哲学思想的独创性与理想国的开创性方面,与柏拉图相比,亚氏根本无法与其相媲美。然而,其治学方法也有其特色,政治史家亦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萨拜因指出,“就推理的组织能力而言,特别是就从浩瀚而繁复的大量细节中抓住典型和趋向的能力而言,他不仅胜过柏拉图,而且可以和以后学术史上任何一位思想家相媲美。亚里士多德在多少摆脱了柏拉图的影响并根据自己的独创性规划出自己的思想方式之后,他在社会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中对上述这种能力的运用表明他的才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正是由于他朝着这个方向发作,他撇开了规划理想的国家的那个并非出自他本人的目的,转而采取的第一步是从事宪法史的调查研究,第二步是根据观察和史实去探求关于国家的结构和功能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亚里士多德是这种治学方法的创始人,总的看来,他在政治学的研究中逐渐形成的这一方法一直是最健全而最有成效的方法。”23]

综上所述,时至今日,亚氏关于政体分类的思想被视为古典政体思想。18世纪依赖的近代政体分类思想便来源于亚氏的这一古典思想的传统。其典型成就便是,美国1775-1783年独立战争所确立的宪政共和主义,法国1789年大革命点燃的民主激进主义,以及英国光荣革命后所形成的议会制政府。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不同于亚氏从制度结构和宪政安排的角度划分政体,而是依据物质条件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三个世界”的理论:第一世界的资本主义,第二世界的共产主义以及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二十世纪末以来,现代世界的政体仍处于不断分化组合之中,较典型的有五种类型:西方多头制,新民主制,东亚政体,伊斯兰政体与军事政体(军人政权)。

可以预见的是,政体分类的思想远未完结。不管政体类型如何划分,其至少可以服务于这样两个目的,一是它使比较成为可能,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发现其相似点与差异性,从而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一是帮助我们评估不同政治体系的效能和成败。24]不管政体分类如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总是在追寻着亚氏的理想,从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回答亚氏的问题:如何找到最合适的政体?如何才能过上善德善行的政治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理想政体的追求而言,我们都在路上。“如果把时事的经验与古代的知识结合起来,用于提取过去反复出现的政治教训的精华,平衡就会恢复。按这种看法,所有的历史都应当是对当前事件的一种注解,政治才智应当是对古代实例缜密周详地思虑的结果。”25]由此可见,亚氏的政治才智正在于,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将古代政体与当下政体紧密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最终确立其中庸政体思想,从而奠定(混合)政体思想研究的不朽篇章。

参考文献:

[1]此处主要参考范寿康.亚里士多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九年十月. 70-72。

2][7][8]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67-568,584、584。

3][4][5][6][9][10][11][12][13][14][15][16][17][18][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05、205、206、206、206、207、209、327、274、199、202、210-211、273、274、88、239、275、422-423、433。

20][21][美]列奥·施特劳斯等主编.政治哲学史[M](下卷).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152-153、156。

[22][23][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上卷).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9、155-156、156-157。

[24][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48。

[25][美]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M].王加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5。

本文原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阮思余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