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网络问政”更利于公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
2008年07月30日 08:17《东方早报》 】 【打印

近期,人民网开设的“网友给地方领导留言”栏目十分抢眼。人民网还顺势推出了“网友给地方领导留言排行榜”,这个与众不同的“排行榜”,把各省(区、直辖市)的现职主要领导全部收入榜单之中,以留言多少进行排序。

这一策划,不能不说与上月20日人民日报报庆,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与广大网友零距离“亲密接触”有关。虽说时间不长,总书记与网民交流当即被国内外观察人士视为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进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国际舆论也纷纷予以好评。总书记亲历亲为下,从上月下旬起,各地党政一把手相继就民生改善等热点难点话题,与广大网民作了形式多样的沟通与互动。

主张和倡导公民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与其说是执政理念之更新,不如说是为公民的“有序参与”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就现阶段而言,通过互联网来推进公民“有序参与”,具备操作便捷、反应快捷、成本较低、效果显著等诸多优势。民主政治的内涵,除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之外,还包括程序等具体形式,也包括表达渠道和表达方式的选择。说到底,民主亦是一种习惯养成,建立于广泛的实践之上。既然“习惯养成”须以实践为基础,在现阶段民众通过网络参与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出现表达语言偏激、情绪化、顾此失彼等问题。但从降低社会风险角度出发,在传统的表达渠道之外,互联网无疑也为更加广泛的民意表达开辟了一条低成本的、风险可控的上陈通道。

由此我们理当认定,总书记与广大网友零距离接触,既具象征意义,亦具现实价值。它提醒和催促各级领导干部,很有必要主动走进网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与广大网民一起,共同搭建实现公民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有效平台。

1990年代前期,早报评论员在参加一个互联网演示推介会后,曾不知如何概括所见所闻,只好灵机一动,将其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短短十多年间,网络已无孔不入地介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蓦然回首,网络带给社会的,不仅是资讯的丰富和快捷,它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行为模式,刺激人们的表达意愿和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各项社会事务的热情。有鉴于此,2004年在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下颁行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作为提升执政能力的任务之一。从中央到地方,面对互联网时代,从执政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直至工作方法,都在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积极、正面和良性的,因而是可喜的。

拿上海来说,30年改革开放上海所获成绩有目共睹。但我们也无从回避,由历史积累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伴生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同样困扰和制约着上海的进一步发展。何以解忧,从物质层面改善民生构建当然是现阶段的主要抓手。但不可或缺,甚至十分紧迫的,是广开与市民的沟通渠道,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倾听民声——广开“网络对话”在现阶段无疑也是亟须抓紧部署的工作之一。

历史反复证明,上海市民识大体、顾大局、讲理性、向前看。他们明白,许多诸如历史遗留的政策落实、老旧民居改建或拆建、交通拥堵、看病、就读、就业、社保等热点或焦点难题,要在短短数年间一并称心如意解决,是不大现实的。但市民需要广泛沟通,需要深度理解,需要下情能畅通上达……如是,即使许多难题之化解有个过程,即便心中的块垒一时半会儿难以完全消融,但人们的心绪会平和许多,过激行为也可能最大限度化解于萌芽状态。总之,各级党委和政府包括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主动运用网络,做好“化淤活血通经络”的群众工作,会对上海的发展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前不久闭幕的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既讲成绩也谈问题,从根本上说,构建和谐上海,加快发展仍是“和谐”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因而,上海破瓶颈促发展,利用网络纳民智,无疑又是集思广益最便捷的路径依赖。

时下,为上海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关部门已做了大量为市民所认同的工作,当前,哪怕只从上海发展离不开舆论环境支持计,把上海网(市)民的注意力引导到事关上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话题上来,发挥互联网的沟通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鲁宁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