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苏让一些评论家有点恼羞成怒了,前几天言之凿凿说被国外名校低分录取。国内时评作者一哄而上大唱赞歌,反思我们教育制度的唯分数观。可是可能涉及的名校却纷纷否认,整个事件越看越象一只新的“周老虎”,对评论家的嘘声也因此在国内此起彼伏,这个专门反思别人的行当,面对的是一次尴尬的反思。
但一些评论作者却不甘示弱,纷纷搬出新的论调来为这场讨论进行辩护,最典型的,当然是说不管张孟苏的事件是否虚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弊端确实存在。作为一个不时也写点评论的人,在这样的观点前只能说汗颜,担忧。
本来就是以这个事情作为论据来抨击教育制度的,怎么论据的真假会不重要了?这话说得实在是太离谱了。假论据都会一拥而上的引用,难道不是让人怀疑有力论据的缺乏吗?
其实教育的弊端是大家都看得见的,换言之,每种制度都会有弊端,但是张孟苏事件被怀疑造假之后,问题的关键就不在已经被质疑了千百遍的教育制度了,问题的方向已经指向评论界,是对这种一有话题就如闻腥臭一样飞奔而来,不愿意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就仓促下笔批判的评论作者的怀疑,比如在这个事件中,更多人不是冷静想想,即使外国名校录用了,国外的做法就一定对吗?利弊在哪里?在善恶不是决然分开的现象前,评论作者更重要的使命是深入的思考,而不是急匆匆地得出结论以逞口舌之快,这次评论界正是在这个问题遭遇了嘲笑,这跟人们对其他行业操守等问题的怀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时评确实存在仓促形成观点的倾向,甚至为观点的形成断章取义,夸大其词等现象,张孟苏事件只不过把这种现象比较集中地体现出来而已。它敲响一个警钟,对时评作者应该是一个好事。但是如果恼羞成怒,还是坚持死死咬住尽人皆知的教育分歧,以此来回避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诡辩了。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诡辩作风不是无源之水,它长期存在于不少人的评论写作中,包括这次张孟苏事件表现出来的作风中的。这种作风不是风格问题,是诚实与格调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时评界将离真理越来越远,离不屑的眼光甚至唾沫越来越近。
作者:
庄华毅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