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博客书记”的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日前发表博文称:“中国是餐饮最浪费国度。”他认为“吃要有文明和格调,”提出了“道数减少而显精致,特色取胜而彰文化,价格实惠而难忘怀”的就餐理念。(7月7日《新快报》)
“中国是餐饮最浪费国度”这样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长期以来,公务接待在不少地方、部门已经成为公害,成为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张书记提出的“道数减少而显精致,特色取胜而彰文化,价格实惠而难忘怀”的就餐理念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可笔者想说的是,如此格调优雅的就餐能否从根本上避免浪费?难道变换一种吃法,公款吃喝就不是浪费了吗?我们到底该如何从根本上遏制公款吃喝这股歪风呢?
经济学有一个“公地悲剧”概念:一个人只要不被排除在分享由他人努力所带来的利益之外,就没有动力为公共利益作贡献,而只会选择做一个搭便车者。事实上,公款吃喝风之所以泛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位财政支出的不透明、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与监督所致。对于公款吃喝而言,如果没有具体而微的机制制度,没有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政府机关的公务接待工作就有可能出现脱离监督的盲区。
更为重要的是,财政政策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造成“有钱乱花”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现行财政体制下,行政部门掌管财政大权,一些地方政府提交给人大代表审议的是一份总体性预算报告,至于这些钱多少用于公共事业,多少用于机关运转,纳税人无从了解。纳税人的钱袋子由花钱人自己管,给一些违法违规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也造成政府机关的浪费和腐败行为。作为全民共有的财富,财政支出必须受到最严格的控制。当下,要想解决财政缺乏规范制约等问题,当务之急是让纳税人权利回归。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而公众的千万双眼睛就是阳光,公示是消除腐败的良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事关公众利益的财政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应该通过举行听证会等形式让纳税人充分参与,纳税人监督花钱人,才能避免公款吃喝之乱象。
作者:
非洛克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