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联合早报:东海油气田问题与日本走向
2008年06月24日 09:16荆楚网 】 【打印

对于日本来说,最为担心的莫过于两岸联手,对日本施压,还有就是两岸人民的民族情绪可能因为与

日本的领土争端而汇集一起……尽快达成一个技术性的协议符合日本的政治利益。

中日两国政府在6月18日发表了关于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的声明,这使得长时间困扰中日两国关系的热点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本文希望通过对日本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入手,透过表象挖掘日本在这个问题上的深层思考,并且对今后这一问题的走向作一展望。

争端的出现与升温

关于东海油气田争端,事实上是中日两国海上领土争端的延续和具体体现。中国方面认为中日两国在东海的划界应当以大陆架自然延伸为基准,到冲绳海沟为界,而日本方面则认为中日两国的东海划界应当遵循中间线原则。

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双方都没有达成协议。1978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日本的时候提出了“搁置主权争议”的基本原则,引人注目的钓鱼岛问题是双方领土争端的一个缩影。

而油气田争端的凸现,则是在本世纪初,中国在2003年开始“春晓”,“天外天”等油气田的开发。

这些油气田位于中方领海(即使按照日本的中间线来看也在中方一侧),本来不应该有什么争议。但是2004年6月,日本政府进行单独调查后指出这些油气田的地下构造是横跨中日中间线的,中方的开采会造成处于日本一侧的油气田被中方吸走。

日方开始要求中方立即停止油气田开采,同时向日方提供油气田的地下构造的数据,中方对此予以了拒绝。2005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给与帝国石油公司提供开采权,中方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中国海军甚至进入战备状态,中日的油气田争端也发展到了高潮。

随后,双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2005年10月开始开始司局级谈判,这次达成共同开发的协议可以看成是谈判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日本媒体普遍表示肯定

6月19日,日本各大媒体都对中日共同开发达成协议发表了社论,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此次达成协议都表示赞许。

《每日新闻》的社论指出,虽然双方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但是至少为拔除了插在喉咙上的刺的问题的解决看到了解决的希望,这是值得肯定的。

社论还指出,此次达成协议是福田康夫和胡锦涛对于中日关系重视的体现。对于福田来说,7月的北海道发达国家峰会,对于胡锦涛来说8月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需要双方的共同合作。

《读卖新闻》认为这是中日双方在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建构迈出的一步,值得肯定。

《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也都表示了肯定的态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媒体中民族主义色彩偏重的《产经新闻》也在社论中指出,此次协议日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海底权益,值得肯定。

当然在普遍表示肯定的同时,各大媒体对于今后的双方的谈判的方向,原则等等方面表态有所不同。这与各大媒体不同的正式取向,对华态度有关系,不足为奇。

但是对于领土问题这样的高度政治敏感性话题的政府决策,各大媒体整体倾向于一个声音的表态在日本还是较为少见的。

影响日本的因素

笔者认为在分析日本在东海问题政策时候,以下三个因素不可或缺。

第一,中国民族主义因素。

关于东海油气田争端,必须要放到中日两国海上领土争端的背景下来看待。这个问题说到底是一个领土争端的问题,而领土争端最容易造成民族主义的高涨。

日本对于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一直是保持着关注。特别是小泉前首相不断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引起的中国国民的反日情绪,在2005年演变成大规模的反日游行。而今年西藏事件,圣火传递等等都无疑挑动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日本方面不希望因为这个问题成为升温。

日本媒体非常关心中国方面民间的反应,日本媒体在随后的报道中指出,中国的网民在中日达成共同开发以后就在网络上批评中国政府,并猜测胡锦涛去人民网视察与网民对话可能也是为了平息网上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不满。

这些都说明了日本方面不愿因为这个问题刺激中国的民族情绪,造成中日关系倒退的心理。

第二,在分析日方的立场的时候,还有一个不可以缺少的是台湾因素,要放到台湾政权变化,两岸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下考量。

今年,台湾政权八年来重新回到了国民党手中,而台湾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同样立场对立。近期来,两岸关系改善迅速,国民党执政后对日的政策会有所变化。

对于日本来说,最为担心的莫过于两岸联手,对日本施压,还有就是两岸人民的民族情绪可能因为与日本的领土争端而汇集一起。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的发生,尽快达成一个技术性的协议符合日本的政治利益。

正巧在6月10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在钓鱼岛附近将台湾的渔船撞沉,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反应强烈,甚至表示不惜一战。日方一直保持低调,最终表示道歉不愿意赔偿,这在陈水扁时代是没有过的。

这些说明了台湾因素对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已经在起作用,而且今后可能会更加明显。难怪《日本经济新闻》的评论指出,对于领土主权问题采取坚决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事,那是台湾国民党政权重新执政和中台关系的改善,今后在外交对应上要更加注意。

第三,东海油气田的现实意义因素。

据报道,东海油气田的埋藏量并不大,而且开采、运输等费用高昂也是日方考虑的现实因素。据报道,有的报道甚至指出东海油气田的储量仅够上海市1至2年时间的使用,而且该地区距离日本本土较远,无论是开采还是运输都不一定划算。

《每日新闻》的社论就明确指出,从能源战略的角度看该地区意义不大,中日的对立不是能源问题的对立而是在主权问题上的对立。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在关于东海领土划界、油气田等问题上,日方表现出灵活务实的态度的可能性在加大。

当然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双方在此次共同开发的协议基础上开展积极合作,逐步建立和加深互信关系,为领土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张云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