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薛涌:灾难面前做个负责的富人
2008年05月24日 09:41新京报 】 【打印

作者:薛涌

这次大震灾,举国皆恸。劫后全民捐款,支持遇难同胞。不过,舆论中不时有对富人的不满,说他们捐出的太少。当然也有给富人们辩护的。比如有人说,富人的钱全用于生产性投资,一时能拿出来的现款并不多,大家不要逼人家捐钱。言下之意:不要用道德干预市场经济的原则。

这话也许有些道理。如果你看到一个富人家资万贯,平时省吃俭用,他确实可能是把钱都用于生产性的投资,一时拿不出来;而且如果一下子拿出来很多,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生产力。可惜,老百姓愤怒,是因为他们眼中的富人并非如此。如果钱都用于生产性投资,怎么会一只游艇几百万、一张名片几十美元、或者有几栋豪宅呢?这么多人死于廉价建筑的坍塌中,你那几栋豪宅住得心安理得,还说拿不出钱来,这怎能不让人觉得你心肠太冷呢?

许多自诩的市场经济的信徒,一直鼓吹不能把市场经济的规则道德化。我则一直说,这些人大概从来不看亚当·斯密。他除了《国富论》,另一部巨著就是《道德情操论》,而且晚年一直在改写,绝不将之放在《国富论》之下。亚当·斯密理想中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一个基本预设就是人性是善的,人会由自爱而爱人;这些有道德取向的人自由竞争,当然会有利于全社会,而不用政府来管理。

其实,看看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富人都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压力。他们要不断通过各种慈善事业说服社会:他们会由自爱而爱人,他们富了对大家都有好处,而且这种好处总是非常直观地、实实在在地展示在大家面前。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的核心精神是自由。但这一自由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大家都很熟悉:市场规则下的自由竞争。不过这一层面的成立,还有赖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那就是社会大多数人同意按照市场规则而竞争。如果大部分人认为市场竞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他们凭什么要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他们一退出,市场规则就没办法玩了。所以,在市场经济中,赢者不时地要给输者一些好处,说服对方不要因为赢不了就退出比赛。怎么说服那些输家继续自愿地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才是市场经济最深刻的问题。

富人的捐款,实际上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富人在这种捐助中创造的话语是:我赚钱不是为我自己。我最终要取之社会还之社会。钱最终还是大家的。我掌握那么多财富,是因为我比一般人更懂得如何经营这些社会的财富。钱放在我这个最懂得经营的人手中,对社会最有好处。这样,那些在市场经济中输了的人就心服口服:还是你有本事,那么就把钱交给你吧,拜托了。大家就不会因为输了球而退出比赛。

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的富人深通此道,他们捐助起来也常常十分漂亮。这里我特别希望介绍的,是一种叫“对捐”的方法。比如在美国,许多募捐就是这样进行:某大款公开或私下匿名许诺,为了某一公共福利事业,希望大家踊跃捐款,等大家的捐款总量出来,我一比一地拿出对应的捐款,甚至有按二比一来“对捐”的。这样的好处不仅是自己做了好人,而且唤醒了全社会的责任感。如果大家知道:我捐一块,就有另外一个人对应一块,那么我拿一块钱就能作两块钱的好事。何乐而不为?美国的公共广播电台,就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鼓动大家捐赠。

这次大地震,许多学校的建筑倒塌,孩子的死伤惨重。痛定思痛,如果有位富人站出来说一声:我们要保证学校有最好的建筑,再不能让这样的惨案发生。我提议大家捐款改造某地的学校建筑,大家要能捐一百万,我就也拿出一百万来!这样的富人,当然更容易说服大家:他富了全社会都会跟着得益。

这次大震灾,应该是我们这个民族在道德和人性上的更生。我希望中国的富人们,也能同样获得更生。

富人   国富论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薛涌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