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废墟之上,我们寻求进步的阶梯
2008年05月23日 09:46东方网 】 【打印

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年继续作相应安排。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管好用好捐赠款物。会议还提出,在全国开展支援灾区全民节约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减少会议、接待、差旅和公车使用支出,压缩出国团组。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暂停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中央国家机关今年的公用经费支出一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

地震后的灾区重建工作,会涉及大量资金的流动。如何筹资、调拨、分配,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公共财政体系的运转。如果说,是国力的增强使得灾后重建资金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那么,如何使公共财政免于被挪用,真正用于救灾与重建,无疑让人关注。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管好用好捐赠款物”。当然,除了着力监管之外,更需要以阳光、透明、公开的形式,使灾后重建资金可以体现公共财政之要义。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一场大规模的资金运作,能够逐渐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民主财政制度。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用经费支出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这一举动也体现了良好的价值导向。众所周知,不论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接待、差旅出国、公车消费,还是办公楼建设等等,过去一直是公帑使用之大者,也早已为公众诟病良久。现在,中央国家机关主动减少公用经费支出,不仅将对地方政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对于保证财政支出的民生导向性,也有积极的意义。

灾后重建,如何真正建起“震不垮的学校”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焦点问题。震后,灾区一些学校垮塌现象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关切。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如果校舍有偷工减料一定会严肃查处,教育部官员也称将严查校舍质量问题。同时,学校建筑质量问题也成为灾后重建的公众诉求所在,更收“闻者足戒”之效。在中宣部等部委联合举办的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上,企业家张祥青夫妇累计捐款1亿元,并当场表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建“震不垮的学校”。这提示我们,一方面,尽管我们仍无法拒绝天灾,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减少灾害中人为的因素,使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在灾区重建工作艰巨、资金依然有限的情形下,我们仍然需要优先保证最坚固的房屋是学校。这不仅是在保护中国的未来,在危急时刻,这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正像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指出的,地震灾害使“一些基层组织遭到很大损失,社会管理恢复正常的难度较大”,灾区也面临着重灾区道路抢通、保通难度大,环境卫生条件差,次生灾害隐患多以及大量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亟待解决,大量孤儿、孤老、孤残需要安置和抚慰的现实困难。在这种情形下,灾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也需充分重视公民社会的作用。在政府力有不逮之处,发达的公民自治组织与民间组织,往往能够动员和集中大量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重建,并且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边缘问题上,比如面对遭遇困难的弱势群体,他们更能事无巨细地关切,感同身受地呵护。事实上,在此次震后救援中,包括志愿者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废墟之上,必定要有一种价值生长。民胞物与,不弃不离。至关重要的是对制度的表达与理念的坚定。灾难也许夺命毁屋,但不会摧毁那些普世的文明与伦理。一些重大的灾难,因此恰恰成为人类文明的背书,进一步化为走向文明进步的动力。不论是重建资金的运作、学校建筑质量还是公民社会建设,所有这些问题在令人关注的同时,其实也正指向了一个国家进步的方向。

汶川震后,不论是救援的及时,还是信息的高度公开,媒体的开放式报道,抑或是降半旗、设立全国哀悼日的国家仪式,所有这些都值得称道,也将成为民族的宝贵记忆。这些进步和思考,更有必要成为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思路,成为所有幸存者告慰死难者的方式。只有能从灾难中汲取进步的智慧与前行的勇气,我们才能知道怎样面对苦难,并且生生不息。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杨耕身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