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四川灾区需要我们共同的抚慰
2008年05月16日 09:15中国青年报 】 【打印

近几日来,整个中国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就像1995年时的日本。那时,阪神大地震使日本最著名的城市圈毁于一旦。我以阪神地震为例,是想鼓励四川的人们——在地震前,神户湾的夜景被称为日本三大夜景之一,而在地震过后,他们在家乡建造出了更美的霓虹。

这次地震所波及的阿坝州,几乎囊括了四川旅游的精华。从都江堰出来,不论是四姑娘山、米亚罗,还是黄龙、九寨沟和卧龙,这些景区都或多或少地遭到破坏,要全部恢复秩序,恐怕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5月12日,国家旅游局已经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停止组织赴四川地震灾区的旅游业务,尽管成都的旅游景点已经在第二天就恢复营业,但作为旅游资源第一大省的四川旅游业的低迷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众所周知,四川山势陡峭,进入藏区后更是地形复杂,单单重建因这次地震而损毁垮塌的公路,就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而且旅游业的发展,还牵扯到旅游设施的修复和国内游客的热情。

其实,对于世界很多经受过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恢复旅游业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比如在2005年海啸过后,泰国的旅游市场份额跌落到海啸前的10%,其损失高达60亿元人民币。尽管当地政府部门反复强调,海啸的发生区域实际上远离那些主要的风景区,但是在海啸过后的几个月内,东南亚的旅游市场仍然相当低迷。

泰国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即在旅游业的恢复上,打消消费者的疑虑是最重要的,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有效的宣传。对于汶川、阿坝境内的一些景点,要想抚平伤痕,更要取决于国内游客的支持和决心。

还记得在海啸过后的旅游推广会上,印尼驻广州总领事呼吁说,前往印尼旅游,是一种“比捐款更好的爱心帮助”。在我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灾区。我知道在全国各地,一笔笔汇款正不断聚向四川,但是在未来的重建中,如果每个准备出游的人都能把四川灾区作为未来一年内的旅游备选地的话,那应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远施援手,不如同甘共苦;遥送祝福,不如同舟共济。地震后的创伤,并不是只靠物质援助就可以抚平的,它需要很多人的触摸,需要理解与关爱。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在此时昼夜守在电视机旁,看24小时的直播节目?或是想亲自去汶川,救助那些瓦砾下的深埋者?那些无处发泄的情感,并不仅仅是同情心那样简单,他们希望做到的是一种担当。人生各异、命运无情,对于绝大多数人,就只能成为无奈的看客。但是,如果在重建过程中去灾区走一趟,我们每个人至少有机会去成为震后重建的亲历者。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李晋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