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公共组织力量有限 从抗震救灾看志愿者制度建设
2008年05月15日 08:49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 【打印

救人!救人!这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争分夺秒所要完成的最高命题。从电视、报纸中我们可以看到,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各类专业救援人员正在不断进入灾区,正在用各种设备甚至徒手从废墟中“挖”出一条条生命,政府已经竭尽所能,社会各界也已全力以赴,捐款捐物,形成凝聚一心的抗灾救助体系。

在灾区,无数感人的事迹正在涌现。老师为了孩子挡住下坠的水泥板,一些现场民众自发组织起来送水送物、协助抢救伤员。但是,各类民间辅助人员的紧缺,依然令人担忧。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尴尬场景:如果多一些稍具医护知识的志愿者,在专业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就不用总动员宝贵的军队资源去做抬担架之类的事情。

再比如,灾后重建需要心理干预,那么,除了政府特派的心理救援队伍外,如果有一些专业心理咨询人士能够自愿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前往灾区进行灾民心理辅导,就会大大减轻政府负担。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包括抗震救灾在内的各类突发事件中,迅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具备足够技能和知识的志愿者队伍,满足政府和民众应对公共事件的不时之需?

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它无法单独满足应对危机的所有需求。因此,有效地整合调动整个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中间力量的能动性,是对紧急状态下社会保障体系的及时补充,志愿者组织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参与过各类志愿者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达到8000万人,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志愿活动的实际效果却不令人满意。而从志愿制度成熟国家的发展经历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志愿服务活动也走向了细分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目前,我国志愿者组织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谁来管”和“如何管”两大问题。一方面,政府的扶植与支持对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至关紧要的。虽然志愿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非政府行为,但在中国目前公民社会尚有待发育成熟的条件下,政府的推动、支持与扶植,对志愿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志愿者希望能够尽己之力回报社会,那么他们必须具备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对于志愿者的培训必须跟上。对此,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培训机构的加入。同时,经费筹措的灵活有效和资金管理机制的规范也是志愿者行动能否健康、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三管齐下,就能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创新的多种思路和途径。

通过高效的社会管理和完善的培训机制,我们就能拥有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志愿者队伍,卓有成效提供帮助,并且有效分担一线抗灾工作者的部分职责,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政府与民众提供各类专业化的公益服务,这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志愿者建设的方向与宗旨。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毕舸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