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防震社会化机制需要系统思维
2008年05月15日 08:43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

作者:唐学鹏

汶川地震巨灾仍在继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5月14日14时,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达14866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4日16时,四川地震灾区死亡14463人,25788被废墟掩埋,受伤64746人。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受地震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整个20世纪而论,全球“发作”在大陆(地震更多是发作在海洋上,海洋大约占85%,大陆占15%)的7级以上地震,中国占了35%;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中国有60万人。毫无疑问,造成这一悲哀的延续性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地质状况。全球最恐怖的两个主要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均经过中国境内。

造成中国地震伤亡率如此高的原因,除了地理地质原因或者人口稠密度(人口稠密的地区受到地震的伤害更严重),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对地震的理解和防震社会化机制的理解还需进一步深化。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狂飙运动”时期,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57%,城市总人口将增加3亿,人口分布将呈现出高度的不对称,一些地区的人口稠密度将愈发变大(经济产值也变得更高),所以未来不可避免地要将城市群作为防震重点。而这同过去的农村地震安全工程完全不同,农村地震安全工程的核心是“农民住房抗震能力建设”,这也是中国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最基本思路——即提高住宅的防震性。

日本作为多震国家,其经验之处在于将地质防震研究同城市化战略非常充分地联系起来。日本在其早期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是更强调防震住宅建设,但是一些惨痛的教训让他们理解到防震技术并非是关键。例如,1964年的粟岛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建筑毁坏。奇异的是,这些钢筋混凝土建筑并不是“内部崩塌”,而是“外部沦陷”。建筑物发生严重的倾斜和下沉,但本身却完好无损。其原因就是地震造成地基沙土液化所致。日本人发现,只关注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错误的,必须要理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地质结构(地基、活断层分布)。这也意味着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地理的全方面考察是异常重要的,可以利用行政手段来改变区域规划,使之适合地质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发展,而不能一味依赖历史、自由市场以及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城市群地理发展路径。

地震的不可预测性也使得“事前预警”变得非常困难,这也使得国家防震预警系统重点转移到“事中(震波传递)预警”。政府负责中心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地震信息的发布,私人和公司则投资建立分散的地震预警系统。层级丰富的预警系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覆盖大部分人群,使之较早地赢得对抗地震的时机。实际上,那种害怕放弃信息发布的唯一垄断权就会导致“谣言漫天飞”的思想是错误的。这次汶川地震也证明了,“真相是可以走在谣言前面的,只要废除那种官僚主义控制信息的心态”。快速的预警系统会降低地震带来的次生灾难(例如尽早切断煤气,避免地震带来的城市火灾,当然有一些自然性次生灾害,例如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无法消除的)。

这次严重的地震灾难也考验中国的应急机制,中国应急机制的快速反应已让世界赞叹不已。不过,中国的灾难分担和保险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次灾难救援以至随后的重建,中央财政是最大的“埋单者”(比如救灾援助和补偿、灾害恢复资金以及税收减免)。毫无疑问,对于像汶川地区这样的城镇,无法在短时期内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来应付地震巨灾。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推而广之,商业保险公司之所以对地震险无多大兴趣,是其盈利性和保险概率无法统计,也就是说,那种希望借助商业保险运作的挪威模式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考虑日本模式,即由政府财政来启动地震巨灾保险,然后吸引商业保险公司参加,成立股份化的巨灾保险公司(或者对保险公司的巨灾账户进行援助和指导性操作)。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入保险监督机制(比如对防震级别低的房屋进行保费歧视,迫使社会防震能力的提高)来降低全社会的道德风险。

此外,一些新的流行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地震灾后的救援效率。我们注意到,现在地震应急指挥工作的GIS数据大多还是以二维展示为主。实际上,像世界上很多地震多发国都已经开始根据现场资料在Google Earth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模型。其实,这一技术只需基于Google Earth进行KML语言的开发即可。比如用Google Earth进行GPS导航救援时,可以先根据现场资料在Google Earth 中预先规划可行的救援路线,然后再将数据经过适当的处理转化成GPS可以接受的格式,通过网络将其传输到GPS中。救援队伍根据GPS导航选择行走路线,并利用GPS记录当前的实际位置、行走速度,并通过网络将其传回指挥中心,接着将数据转化为KML格式加载到Google Earth,供决策者实时了解救援队伍的当前状况和再度决策,从而实现与现场救援队伍的实时互动。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唐学鹏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