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是减震良方
2008年05月13日 14:10新民晚报 】 【打印

作者:李泓冰

不知有多少人揪着心一夜无眠。

“5月13日1时15分,通过近11个小时努力,四川阿坝政府领导通过卫星电话和汶川县县委书记王斌取得了联系!”“地震震中的映秀、漩口、卧龙三镇至今信息全无,据2007年户籍人口统计,这三镇共有24717人!”

信息,信息,这是大灾大难面前,最为珍贵的生命线索。

当四川汶川县受到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受地震波影响,人们张皇地奔出家门、学校和办公室,首先焦灼地打探信息:是不是地震?哪里震的?震级多少?新闻有没有报?对信息的极度饥渴,在灾难中立即凸现出来。平时很少受到关注的一些地震局网站,因瞬间蜂拥而至的点击而瘫痪,人们转向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疯狂刷屏,希望尽早得知确切消息。

一股恐慌与不安的情绪也在蔓延。毕竟,2008是奥运年,欢天喜地张罗这一旷世盛举的中国人,没有想到,这一年与喜事相伴而来的,还有事故和意外。冰雪灾害、火炬遭抢、火车相撞、股市暴跌、公交车失火……国人的神经绷得太紧太紧,波及面如此之广的地震,前所未有,让大家心中颤栗,惊惶不安。甚至一些灾难中习见的谣言,也插上了翅膀,四处忽悠。

公开准确的信息披露,是此时此刻公众情绪最好的镇静剂,是减震良方。而这一次,党和政府及新闻媒体,让灾难中的人们肃然起敬。

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发出紧急指示,温家宝总理立即奔赴灾区、现场办公,仅仅几个小时后,中国地震局、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等急援灾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震情的权威发布,震后20多分钟便迅速在网络出现。相关新闻不断出现,伤亡人数也在实时更新。央视更是彻夜直播震情,创下一个令人尊敬的纪录……

公众在潮水般涌来的准确、透明的信息披露面前安静下来、人心重新凝聚到抗震救灾中来,所有谣言不攻自破。及时准确、毫不迟疑的信息公开,抚慰了大家的焦灼无助。这一天,对中国信息公开进程,具有意味深长的历史意义。

以往,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和新闻媒体,习惯于在负面事件出现时,首先本能地选择沉默和观望,以致错失权威信息披露的先机。其后果不但影响决策的效率,更导致不实传言甚至是恶意谣言漫天乱飞。结果,随后即使公开再多千真万确的信息,却因明显滞后,往往难以挽回业已遭到谣言损害的政府形象和媒体形象。

不能不说选择沉默的初衷也是善意的,比如,为了社会稳定,常常就是极好的理由。但是,公众的心理恐慌或猜疑,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当初对非典发作的瞒报,恰恰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稳定。

7.8级,一个相同的数字,让我们仿佛从汶川大地震的天崩地裂中,窥见32年前席卷24万条生命的唐山大地震的狰狞面目。但是,比32年前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信息公开的阳光下,我们互相编织在一张温暖而充满信任的网络中;我们不再懵懂无知,我们拥有战胜灾难最有效的利器:上下同心,耳聪目明。

我们希望,5月12日,不仅是一个沉痛的地震纪念日,也是灾难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我们相信,救灾过程中,我们仍能第一时间清晰地听到、看到最翔实最迅捷的报道。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李泓冰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