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王刚桥:望春运口舌之争上升为法定监督
2008年02月21日 08:09新京报 】 【打印

作者:王刚桥

事情发展至此,似乎还只是口舌之争,让真相浮出水面,显然不该就此止步。公众无疑期待这场争论,接下来能以正式的、法定的民主监督方式进展下去。比如提交议案或提案,建议人大或政协就相关问题展开质询或进行特定调查等。

几天前,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在政协会上“炮轰”铁道部,迅即引发舆论及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协针对具体事件批评行政部门,本是正常不过的民主形式。然而,从这一着眼于批评的“炮轰”所引发的风波看来,这种极具针对性的批评似乎又并不常见。

最新的报道是,铁道部发言人高调回应了被“炮轰”的五个问题,与被监督者的高调截然相反的是,作为监督者的政协副主席反而选择“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昨日《现代快报》)

监督者保持沉默,倒是大可不必。从政协的职能来看,其定位正在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不管是言语批评,还提交正式提案,批评政府都是分内之事,即便有些批评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与事实有偏差。如今,铁道部的回应与此前的批评针锋相对,公众自然会有疑问,不知到底哪个是真相。但无论如何,公众不希望此事止于“口水战”,也不希望一方就此沉默,这样反而会让公众无所适从,也离真正的民主监督距离遥远。

铁道部发言人表示“欢迎郭副主席对铁路提出批评意见”,但又称对郭的批评“感到惊讶,难以理解”。在对郭的五条批评意见一一批驳之后,这位发言人质问郭:“当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和广州地区人民群众并肩战斗、奋起抗灾、共渡难关的时候,郭副主席身在何方?”这种公话私说,不仅有失发言人的风范,也颠倒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角色站位。

从本质上讲,郭锡龄先生在政协讨论会上对行政部门展开批评,也属一位政协委员履行监督职责的范畴。即便郭的批评确属履职不当,也自有当地民众来监督。作为被批评的对象,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可以给出解释,更可以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但不能离开被批评的具体事项去质疑批评者个人:因为无论郭锡龄在抗灾中身处何方,都无碍其作为一个监督者的角色。

而更为“口舌化”的争论是,发言人还策略性地将监督者郭锡龄与广州市四套班子作切割,说“广州市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已经明确表示,个别同志极不严肃、极不负责任的公开言论,决不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也不代表市人大和市政协。”客观地说,这些话由铁道部发言人讲出来颇为不合适。民意代表享有特定的言论免责权,这是民主的通例。

事情发展至此,似乎还只是口舌之争,让真相浮出水面,显然不该就此止步。公众无疑期待这场争论,接下来能以正式的、法定的民主监督方式进展下去。于人大和政协制度上,有多种法定的监督途径,可为切实行使监督权的管道。比如提交议案或提案,建议人大或政协就相关问题展开质询或进行特定调查等。

我们必须明白,政协委员的批评与铁道部的回应,都是在履行公共职能,是一种机构性质的行为,所以必须以平常心待之,不能“公话私说”。对于类似问题,我们希望不管是代表、委员,还是被问责部门,都能够秉公直言,不因遇到某些压力便保持沉默,而是依据法律和事实将“真相”探究到底。

□王刚桥(湖南 教师)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郭敏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