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在李连杰们面前,反思一下中国的慈善机制吧!
2008年02月01日 09:20中国网 】 【打印

据民政部消息,截至1月28日14时,雨雪天气已造成14个省(区、市)的7786.2万人受灾,死亡2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219.8千公顷;倒塌房屋10.7万间,损坏房屋39.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20.9亿元。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显示,1月31日起,我国南方地区将再次出现明显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新一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将对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和广东等地的交通、铁路、民航、电力、通信以及农业、人民群众生活等继续产生严重影响。

天灾,自古有之。今年大面积受灾、断水、断电、缺粮,交通受阻,漂泊在外的打工族们兴许已经离家一年(或更多时)不得与家人团聚。古代多有表达思念故乡的诗词,抄录几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陈子昂《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杂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古代思念故乡的诗词可谓不胜枚举,而原因无非是古代交通通讯极度欠发达、便利,可能我们现在从北京到南京,不过几个小时,古时候的人们可能动辄就需要几月甚至上年,也未必能走到。然而,冰天雪地,让公路、铁路、海运线路被阻断,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人数,据最新数据显示:1月31日下午广州火车站滞留人数已达到18万人。思乡的游子,为了生计不得不天南地北的大奔波,形成中国一道特色的大迁徙景观。我深切体会得到这些一年一次(甚至多年没有回家)回家的异地漂泊者的生活艰辛以及此时此刻对于家人的思念,特别是中国人文里特有的旧历年春节的传统,加剧了这一渴望回家过年的诉求。当然,我没有任何的权利要求这些人不回家,当他们“在路上”的种种心境,我依然感觉在我心里震荡着,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时候,虽然不是反思我们社会保障机制沦陷的时候(如机场无法启用、公路铁路停运、断电、断粮等),我们却在人类掌握科学技术生产力、能够改造大自然的时候,出现这样的局面,无论怎样思考,都有点令人匪思。难道现在也有“断肠人在天涯”?

这些暂可不予追问,而面对天灾人祸,每一个人都有义务献出一颗爱心、一双温暖的手。这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事情。美国作为市场经济、自由度高度开放的国家,他们的社会现状兴许与我们有很大的出入。据资料显示但财富相对集中,与西欧相比,40%的人口相对更为贫困,而前20%的人则更富裕。在联合国发表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中的美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美国最穷的20%的人的人类发展指数也与自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共产主义国家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相同。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务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要少,人民生活保障更多依赖于自由市场和私营的慈善机构上。所以美国的慈善机构体系发达,例如美国的福特基金,是美国最大的基金会,是一个私人慈善性机构,创始于1936年。总部设在纽约,目前在全球25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其宗旨是“强化民主价值观,减少贫困和不公、促进国际合作和“人类进步”。除慈善机构,如大富豪们也成为慈善界令人瞩目的一角,比尔·盖茨、巴菲特都已是极负盛名的慈善大家,不仅富豪们可以具备这种 “奢侈”的爱心,普通公众也有天生的慈善因子,据资料显示:在美国,13岁以上人口中有50%每周平均志愿服务4个小时;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年有30%的慈善捐款直接从工资中划出,平均每个家庭捐出年收入的3%~4%;美国约160万个以上的非赢利机构,掌握的资金为67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印度或韩国的国民总收入,非赢利机构的雇员有1100万人;2005年,美国人的慈善捐助达到2603亿美元,人均捐款878美元。

而支撑美国这个强大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资金储备,都源于其优良、先进的社会机制,遗产税制度和慈善基金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非营利性慈善机构较宽松并主要依赖于行业自律。反观,我国当前的慈善机构机制残缺不全,问题重重,“从 1993年到2001 年的8年时间,全国一共出现了172家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在产生方式和运作逻辑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它们绝大部分直接依托于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建立,和民政部门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有的慈善组织刚刚从民政部门分化出来,绝大部分慈善组织与民政部门还是‘一个部门,两块牌子’。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直接来自于政府部门,它们以一种与政府相类似的逻辑在运作。”(见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行——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5期)一言以蔽之,中国慈善机构还挂靠在政府部门之下,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部门不受约束和监管,慈善基金的流向可能就会不知去向,所以有这样的千丝万缕的纠葛:中国富人向来不被公众待见,富人们在发家致富时只考虑本身利益追求,而忽略社会效益(慈善事业),究其原因,特别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时候,很多人不满意富人所作所为,想来,在一个公民社会不太成熟的机制下,造成这样尴尬的局面倒也顺理成章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一向热衷慈善事业的李连杰,在这次暴雪冻雨中又拿出他的慈善基金会“壹基金”95万元救济灾区人民,对14个受灾省市进行物资救助。对此,壹基金方面表示,这次调拨95万元善款是壹基金成立以来用救灾方面最大笔的善款,也是首次同时面向多个灾区实施的救助行动。由于此次受灾面非常广,壹基金能够给予的物质救助还是很有限,希望通过这些救助,向灾区人民传递“一家人”的关怀和爱。但是,李连杰也曾坦承自己的揣测与不安,在《中国民间企业慈善的五个样本》一文中他说:“中国的慈善不够公正、不够透明、不够清晰,钱是否真的到了那些有需要的人手上?我捐的钱你们到底真的有没有用到那里,还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消耗掉了,还是说你们吃掉了贪污了请客了?这也牵涉到你有没有回馈给受助人资讯。之前你告诉我你的目标,之后你还得告诉我结果是什么,我明年才有机会继续认同你的理念。”

回顾李连杰的社会慈善事业,他可谓不遗余力,李连杰曾出100万元成立“壹基金”,在南亚海啸慈善晚会上捐赠100万元港币,2005年10月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50万元,以及这次从“壹基金” 调拨善款95万元捐赠受灾地区人民。我们没有何借口,都应该感谢这样的人把温暖的双手和大米送到灾区人民的手里。让我说一句:民间慈善让每一个人感受灾难中的温暖!同时在我们拷问我们慈善事业机制的时候,我们是否别忘记了旁敲侧击一下我们的社会机制给慈善机制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亦是与美国发达的慈善体系的区别关键所在。

借此话题,扯一些题外话,我母亲是个影迷,而且特别喜欢李连杰拍摄的“功夫片”,也许,我受此感动也好,借机装善人也罢,今后我愿多为母亲购买一些李连杰的电影碟片,既尽孝心,也聊表我为慈善事业间接出一份力吧!

相关评论:

冯小刚等电影人捐助灾区值得称赞

李连杰捐95万赈灾,多还是少?

富翁出动豪华车自发抗灾的启示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侯书仪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