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证券报:不在泡沫中疯狂 就在泡沫中崩溃
2007年08月27日 09:34中国青年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有关金融危机史的阅读札记

按:此文9月28日,证券日报和中国证券报以头版评论员文章名义转载

在中国股民正迎来一波空前高亢大牛市的时候,躲到金融危机史的故纸堆里,细细体会历史上那一次又一次从疯狂到崩溃惊心动魄的过程,如同夜练乾坤大挪移,真有些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加尔布雷思( 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29年大崩盘》(The Great Crash 1929

加尔布雷思(1908-2006),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农业经济学博士。此后相继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41~1943年担任美国物价管理局副局长。1961~1963年任美国驻印度大使。1972年被选为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1951)、《1929年大崩盘》(1955)、《富裕社会》(1958)、《新工业国》(1967)、《经济学与公共目标》(1973)等。

1929年夏天,股市不但支配着新闻,也笼罩着文化。”多年之后,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他广为流传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中略带嘲讽地写道:“少数自诩对神学、心理分析及精神医学感兴趣的附庸风雅者,现在也在谈论联合公司和钢铁公司的股票。每个地方总有那么一个人能够准确地把握买卖股票的时机,他们被奉为圣人,即便在画家、剧作家、诗人和美丽的情妇面前,他们也突然变得光彩照人。他们说的话几乎字字千金,听众个个全神贯注,惟恐因错过重要消息而丧失赚钱的机会。”

这种精辟的表述,仿佛就是今天的一篇新闻报道,似曾相识。人们惴惴不安地看着不断升高的股票价格,每一种关于下跌和崩盘的预警,都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这种感觉使人疯狂。它开始颠覆人们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那些按部就班挣薪水养家的观念,似乎在一夜间变得矜持和保守起来,如同一个乡下姑娘刚刚进城。当你试图不去谈论股票的时候,反而让人感觉是缺乏勇气和决心,在那些总是轻而易举挣大钱的榜样映衬之下,还没有投身证券市场的人在内心中竟然平添了几分匪夷所思的自卑感。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作者: 王磊   编辑: 李新爱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