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瞭望:调控应紧盯三大指标
2007年07月30日 11:35瞭望新闻周刊投票数: 顶一下  【

《瞭望》文章:调控应紧盯三大指标

密切关注通胀指标、资产价格膨胀及流动性过剩,可使下一步调控更及时也更有针对性

文/左小蕾

上半年宏观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要从“偏快”转向“较好”,中长期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近期则要注意经济的“平稳增长”。

目前看,要想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应密切关注三方面的风险,即通胀指标、资产价格膨胀和流动性过剩。

必须关注通胀指数

自去年11月粮价上涨起,CPI数据开始显露通胀指标上升迹象,对于近年连续“低通胀高增长”的我国来说,CPI适度上涨有利于调整经济中的一些矛盾和内外不平衡问题。

但是,6月份4.4%的CPI增长以及传达出的加速增长态势,应引起足够关注。如果粮价上涨只是自然灾害减产所致,这种上涨就还只是短期因素,不会造成通胀预期上升;但若与国际粮价相关联,就必须予以认真对待。

数据表明,去年国际粮食库存几乎接近1972~1973年时的最低点,而国际粮价只是1974~1975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后的1/3。如果国际粮价再次发生70年代库存不足粮价大幅上涨的情况,而且由于生物能源的需要,美国已宣布要把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从7%增加到15%,这势必会减少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由此波及价格。而对上述可能引起国际粮价波动的因素,中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还有因石油及化肥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农业成本提高,以及各种因素带来的工资上涨等,都是通胀预期提升的刚性因素,其变化必须予以关注。

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当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总量超出总需求时,就会出现价格水平上涨。而这种上涨累积到一定的度时,即是通货膨胀,比如原来一元钱一个单位的商品,现在需要两元钱,通货膨胀就产生了。

所以,对近期价格上涨要进行具体分析,比如猪肉价格上涨,要具体看其是由供求失衡引起,还是因为各个环节都涨价所致。如果是前者,只需传达正确的市场信号引导生产者即可;而如果是后者,就要特别留意,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要特别注意其是否为“流动性过剩”的货币形态表现。

只有密切关注通胀刚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关注涨价中是否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货币表现,才能抓住时机,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特别留意资产价格膨胀

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流入,推高了资产价格;而资产价格膨胀的财富效应,又吸引国内各方资金推波助澜,短期内不断推高资产价格,这样的情况正在中国发生。而国际经验表明,大量过剩资本流入造成的资产价格短期内不断推高,会累积泡沫风险,甚至会成为危机的导火线。

类似的情况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屡有发生,比如日本的泡沫经济、亚洲金融危机,甚至包括以纳斯达克大幅下跌为标志的美国的“新经济”调整等。

我国现在资产类市场和所处经济环境,与泡沫经济之前的日本非常相似:外部看,外向型经济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外贸顺差、相应的则是美国压力下的快速日元升值,以及全面迅速的金融市场开放;内部则存在产业结构失衡,当时日本仍醉心于制造业和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中,没有及时跟上信息高科技的发展。而持续的高增长、近3万元的人均GDP更使日本人信心满怀,不认为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滞日本长期增长态势。

上述情况与我国的现状非常相像,也是我们需要警醒的原因。

同样,在日元升值的预期下,日本当时也有大量国外资本流入,由此推高所有资产价格。房地产市场,当时有“地价不降”的神话。以东京、京都、大阪三大城市圈为中心,房价当时涨了280%;股市则在一年间从10000点涨到27000点。后来更涨到了40000点。到1990年初,日本政府开始利率调整,一根稻草捅破了一个巨大的泡沫,当年股市就下跌了40%,地价跌了46%,由此导致日本经济十年徘徊。

有人认为中国和日本国情不同,不能简单类比。这一点笔者当然知道,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两个国家是完全相同的,泰国和日本也不同,但他们却在不同时间和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些非常相似的国际环境和发展问题,也导致了非常相似的结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资产价格膨胀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而在资产价格膨胀的过程中,由于巨大的利益,各种与政府调控相博弈的力量相当顽强。台湾资本市场在被推高到12000点之前,有三次类似我们这样的大幅调整,但股市还是被“炒”上了12000点,最后则以80%的深跌结束了疯狂。国内近期的股市调整有释放风险作用,但资产价格膨胀亦会反弹,对此亦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

深入考察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的货币表现是两个,“传统”的表现是通货膨胀,“近期”的表现是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经济已同时出现这两种表象,因而要避免上述情况对中国经济造成伤害,必须特别注意流动性过剩问题。

观察流动性过剩要注意两个现象。

首先,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性问题,具体表现为全球资产价格高涨:石油价格、黄金价格、房地产价格、股市价格都不约而同地大涨,尤其是股市,大涨更是全球现象,华尔街涨、伦敦市场涨、欧洲其他市场涨、亚洲的所有新兴市场涨,连中东的“最新的新兴市场”都在大涨……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对金融资本在快速流动中创造更大的流动性推波助澜。

其次,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直接与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有关。

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使得全球金融资本以各种名目、各种身份一拨一拨地涌进中国,其一旦流进中国,使外汇积累不断上升的同时,通过结汇把全球过剩的流动性输入了中国,M2或者M1甚至两者同时增长,完成了国际流动性与中国流动性的接轨。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国际背景很复杂,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推高全球资产价格带来的影响不是只有中国。中国不可能以一国之力解决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只不过中国的经济规模更大,资本更争先恐后地流入,使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突出,资产价格泡沫累积的风险更明显。

我们特别需要深入考虑,人民币升值是否能解决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热钱流入是否“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目前发展阶段是否能够承受十一万亿甚至二十万亿的资本流入来推动资产价格的持续膨胀?是否能够简单地把过剩流动性推动的资产价格上涨,解读为价值重估和“大好发展机会”?钱多了推动的资产价格膨胀,是否也像推动通货膨胀一样蕴涵经济危机和风险?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认识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情况,会更全面更深刻;对流动性过剩流入、特别是金融资本流入带来的影响和最终结果,也会有更充分的准备。短期内,中国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利用国际的多边平台保护自己的利益,争取共赢。长期来说,中国需要立足国内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经济结构调整,完善金融体制的改革,改善内外失衡的状况,加大经济体系的弹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这样才有可能防范流动性输入带来的危机和风险,更好应对全球金融资本膨胀可能带来的冲击,保持中国经济继续10年甚至20年的持续稳定增长。

作者: 左小蕾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