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断千年历史渊源:乌克兰东正教会缘何“求独”
2008年08月28日 15:07南风窗 】 【打印

也不能不注意西方世界的对俄外交战略演变。普京两任总统期间,俄罗斯对内加强中央政府权威,对外借油价高涨,作为能源大国在国际上卷土重来,从高加索、中亚到东欧,处处与美国蚕食俄罗斯势力范围的动作针锋相对,甚至隐隐约约出现冷战复燃的苗头。而俄罗斯和中国加强外交和战略合作,更是令欧美感到不安的趋势。

但是近期来,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长远国际立场,出现了一种前瞻性看法,认为目前的俄中合作,只是莫斯科的权宜之计,以应付美国的步步进逼;人口众多而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才是俄国真正的“长远威胁”。英国《卫报》和德国《明镜》杂志,近来都渲染过俄罗斯暗藏对中国的戒心。

美国务实外交元老基辛格,7月初更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公开说:2500英里长的俄中边界,是对俄罗斯的“人口统计挑战(demographic challenge)”,“贝加尔湖以东,是680万俄罗斯人面对1.2亿中国人”。这明显是挑动莫斯科:来自亚洲的“黄祸”,而不是华盛顿的蚕食围堵,才是俄罗斯真正的心腹大患。

根据英语《亚洲时报》,西方人士的上述看法,并非完全一厢情愿。俄国国内从知识精英到普通民众,担心人口稀少的俄国远东地区未来会被亚洲移民“同化”的,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中国的经济崛起并非福音。在如此心理之下,俄中合作颇有点“朝热野冷”的架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民众的“黄祸情结”,与前述基辅罗斯公国的历史不无关系。基辅罗斯的最后解体,固然有内部矛盾因素,但是来自外部的蒙古征服,是其直接原因。斯拉夫民族在蒙古铁蹄下的痛苦经历,成为俄罗斯人对亚洲“黄祸”恐惧的文化根源。

西方如果一边利用俄罗斯对蒙古征服的历史怨恨来挑起俄中矛盾,另一边又利用蒙古征服造成基辅罗斯故土上的乌克兰脱离“罗斯母亲”的历史,来促成“小俄罗斯”(乌克兰的一种惯称)与俄罗斯的永久政治和文化隔绝,这种双重长远战略,实在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如意算盘。

但是鱼和熊掌本身并不等价——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危,可以看成是肢体之疾,而基辅罗斯故土的割离,以及圣弗拉基米尔的东正教遗产“分家”,实在是俄罗斯的灵魂创伤。打个不完全恰当的比方,乌克兰加入西方阵营,相当于中国失去自己的文化摇篮黄河流域,陕西河南成为外国的省份;乌克兰东正教会脱离莫斯科主教区,则近似于尧舜孔孟等先哲被奉为别家的精神文化祖宗,连带齐鲁沿海区域也成为别国领土。比较一下端午节“申遗”风波,就可以想象乌克兰在政治和文化上与俄罗斯彻底“离婚”的精神冲击。

当然,莫斯科对乌克兰当局的这种举措,还是有不少反制筹码。除了能源利器,为了纪念和“酬谢”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1954年被乌克兰出生的赫鲁晓夫从俄罗斯转让给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以其俄罗斯人口多数,是莫斯科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战略“劫材”。另外,整个东正教在当今世界上的处境颇为不妙,从巴尔干半岛到俄罗斯都处于衰落状态,自身在土耳其回教化浪潮中苟延残喘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因此对尤先科总统关于乌克兰东正教会独立的请求,只能暂时顾左右而言他。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于时语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