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剧式的战机采购招标
中型多用途战斗机项目沿革秉承印度军购项目的传统,MMRCA如同一场肥皂剧,从2001年发端至今,几经波折故事不断。最初印度设想采购126架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代号为MRCA),用于取代米格-21,并同俄制苏-30MKI、国产“敏捷”轻型战斗机(LCA)形成“高中低搭配”。参与竞标的有法国达索、瑞典萨伯、英国BAE和俄罗斯米格公司。2006年3月,美国波音和洛·马宣布“参赛”。印度国防部索性将MRCA招标改成MMRCA招标,确定其采购126架中型多用途作战飞机,计划费用4200亿卢比。 从2009年开始,6家竞标公司陆续将自己的飞机送到印度开始飞行试验,但由于商业保密的原因,这些飞机的武器和电子系统测试只能在各公司所在国进行,所以印度空军还得派出大队人马出国监督体验。随着飞行试验的结束,MMRCA项目开始进入减少承包商数量(downselect)阶段。 [详细]
|
|
|
较量耐心的游戏印度议会国防委员会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度国防采购合约从未摆脱过腐败的阴影,各种回扣指控此起彼伏,再加上印度政府的资金控制从未放松过,使得包括MMRCA在内的一系列采购案无法顺利实施。在MMRCA项目中,印度国防部私下向各投标商表示补偿贸易额度在实际操作时可下调到30%,但在公开的招标书中仍被规定为50%,一些投标商指责此类“灰色规定”造成不公平竞争。 美法俄等国政府对印度MMRCA项目热情很高,甚至由首脑亲自展开游说。庞大的武器订单不但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也成为列强插足南亚乃至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工具。在大国政治的赌局中,印度一向自认为是稳赚不赔的庄家,这次怎能不狠狠赚上一笔呢。 [详细] 万国造仍将继续长期以来,印度空军的事故率一直高居不下。从1970-2000年,印军方每年损失约22-23架飞机和直升机,而从2000年起至今,每年的损失数也高达10-15架。耗费巨资外购的战斗机曾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占据着地区的空中优势,如今已经摔得只剩34个中队。或许MMRCA的进度可以验证印度空军真正的底线。 [详细] 尼赫鲁说过,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可以说,“一”永远是印度追求的目标,“二”则是不被考虑的。因此印度采购武器的标准相当高,是国际军火市场上不差钱的金主,自研武器的参数要求也永远一流。但现实的情况是,印度仍将长期依靠外购武器支撑。 [详细] |
结束语Conclusion |
参与竞标的六种战机均属三代半(美标),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只是性能有所侧重。设想只是针对左邻的少量三代机和即将大批服役的低配战机,则六种型号均能满足需求。显而易见,印度瞄准的绝不仅限于此。作为四代战机服役前的过渡,即使如愿追加采购两个中队的MRCA也难以确保达成其远大目标。至于印度的国产四代战机,或许又是一部肥皂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