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任美国总统面临两大挑战,即如何结束伊拉克战争和如何应对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目前,奥巴马和麦凯恩已经把应对新兴大国列入各自的竞选纲领。面对布什政府在国内外低得可怜的认可度,“变”已经成为奥巴马和麦凯恩在竞选中夺取人心的口号。
但就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而言,在分析奥巴马“变”的政策取向的同时,要注意其“不变”的外交框架;在指出麦凯恩延续布什政策的同时,也要发现其政策的调整。
布什的政策遗产
布什就任总统后,美国面临的最严重安全威胁是恐怖主义组织对美国的袭击,他以反恐的名义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企图以美国的超强实力建立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然而,时至今日,总统任期屈指可数,反恐战火却仍在蔓延。
新兴大国的崛起导致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重新洗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称霸的“单极”格局不再,有人认为世界将呈现出“无极”、“集极”格局,进入“相对大国时代”。以美国为首的既成大国企图借助由其主导的国际机制和运作规则,继续主导未来的国际事务。但是,世界政治经济的现实表明,如果没有新兴国家的参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紧迫问题无法解决。
从第二任期开始,布什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防范新兴大国的潜在挑战作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两条主线。而其主要关注的新兴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印度。
布什政府认为,这三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处于战略十字路口,要对它们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采取两面下注的对冲战略,设法“规范”它们的国际行为,影响它们的发展方向,使之“融入现行国际体系”;对印度,美国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要帮助印度成为全球大国。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美国通过东扩和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在亚洲,拼凑所谓的民主同盟或亚洲版北约,在中国周边布棋设子,实施战略牵制。在发展模式上,美国妄言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导致冲突和战争,标榜美国式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和平和繁荣。
布什政府对新兴大国的政策,反映了美国决策者深远的战略忧虑:美国主导的单极国际体系正在瓦解,新兴大国在世界力量结构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正在削弱,新兴大国在国际论坛的份量不断增加,其发展模式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奥巴马:整固美国老大地位
奥巴马把重建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当作其外交战略的核心。他指出,本世纪的威胁来自于“与极端分子结盟”的“无赖国家”,也来自向美国和所谓国际自由民主的基础挑战的新兴大国。而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要应对“原教旨主义对自由的挑战”以及像中国、印度、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大国的崛起。
奥巴马强调,将重建必要的联盟和伙伴关系,而“民主国家是最有价值的盟友”。在亚洲,首先要维持与盟国的强有力的关系,要加深与像印度这样的“关键民主国家”的伙伴关系,同时也提出加深与新兴大国的关系。他指出,美国和印度是天然战略盟友,可以共同迎战21世纪的共同威胁。
奥巴马在一份有关中国立场的声明中表示,中国的崛起将是对未来美国外交政策相当重要的挑战,但是他不会把中国妖魔化。他将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同时确保中国和平崛起。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大国要发挥负责任的作用,帮助应对21世纪的共同问题。奥巴马指出,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好方法,是在国际体系中与中国开展协作,同时对中国国防现代化“保持警惕”。民主党的竞选纲领中既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与台湾关系法,也声称要“关注西藏的人权”。
奥巴马批评俄罗斯在民主和法治建设方面走回头路,谴责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他主张,在促进俄罗斯国内民主进程的同时,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加强两国合作。他要求俄罗斯遵守国际法,尊重其邻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编辑:
张学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