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试飞员采访披露:中国空中加油难度大于国外
中国功勋试飞员徐勇凌(本文作者、左)和常庆贤(右)
作者:徐勇凌(歼-10试飞员之一)
空中加油的成功,彻底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结束了国产飞机不能进行加油的历史,为我军航空兵远程作战提供了技术保证。对增强空、海军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自常庆贤在“加油工程”庆功会上的发言
有些声音注定要在天空留下回音,就像有些日子会永远铭刻在历史。1991年12月23日就是这样一个日子,这一天中国人首次实现了空中加油。完成这一壮举的是特等功臣、特级试飞员常庆贤,我们这些试飞晚辈亲切地称呼他“老常”。
科研试飞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当人民空军的一次重大行动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的时候,与之相关的航空技术的科研试飞已经过去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那些尘封的往事甚至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来到了阎良,那正是中国空中加油工程奋力拼搏的时候。我经常能看见老常飞行后提着飞行帽匆匆回宿舍的身影。那时,我们交谈得最多的总是关于空中加油的话题,从老常不多的话语中,我知道试飞充满着艰辛。尽管作为一个旁观者,当时的我还无法了解更多的试飞细节,但我知道老常他们所作的工作必将载入史册。
2009年的夏天,当我听说老常夫妇刚从新疆旅行回到阎良,便敲开了他家的门,想听他和妻子共同回忆当年加油试飞的故事。
今年恰逢中国空军建军60周年,我觉得有必要将那段历史记录下来,告诉今天的人们。那段艰辛而又辉煌的历史值得我们回味与感悟。
看得清长机试飞员脸上的胡子
老常是我的飞行前辈,也是我的老朋友。听说我的来意他露出了笑容,拿出了当年的军功章和各种试飞资料。其中,一张夹在活页中的纸片我似曾相似,二十年前我曾在老常的办公室见过这张图,图上画的是空中加油时加受油机之间的关系位置数据。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 · 台媒称歼10已用上大陆自行研制的“太行”发动机
- · 歼-10的DSI改进:降低高速性能 战力全面提升
- · 美专家:外界低估中国轰油-6 覆盖南海绰绰有余
- · 西北工业大学:培养出歼10和“枭龙”的设计团队
编辑:
唐毓瑨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