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援建震区学校:坚固程度达到国防工程标准
2009年05月11日 12:44解放军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队伍: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

一所所带有八一印记的学校,正在灾区的废墟上崛起。

对于灾区群众而言,这些学校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它还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载体,融合了人们的期待、理想和信念。

每个周末,同样的地点,固定的角度,北川擂鼓中学校长陈仕斌都会拿起自己的相机,把镜头对准由济南军区援建的擂鼓中学工地,拍下一张照片做为记录。从去年10月28日学校动工那天起,他已拍下了近30张照片,生动地记录下了新擂鼓中学成长的每一步。

“这份记录,弥足珍贵。”陈仕斌说,地震不仅带来物质上的损失,对心灵也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对学校怎么办下去没有底。地震后那两个月,他陷入了人生最痛苦的深渊。后来,济南军区援建的擂鼓中学破土动工,他的心才开始踏实起来。

在援建工地上,群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援建者的故事,闻者无不为之动容。

周正权是二炮援建汶川县水磨镇中心小学的工程师。他妻子几年前不幸患上了罕见的肺动脉心脏病,全国也只有160多例,这种病每年光医疗费用就得花一二十万元。因为患病,妻子基本是卧床休息,不时还得吸氧,身体极度虚弱。他们的孩子也只有3岁,但在接到赴灾区援建任务后,周正权没有任何迟疑就答应了,他让母亲从老家重庆赶到北京,照顾自己的妻儿。来到水磨镇后,偏偏这里是山区,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有时和家人几天都联系不上,那种牵挂滋味可真不好受。“周工,多给家里拨个电话吧!”朴实的群众以这种方式安慰他。

常住聚源高级中学工地的樊成军助理,今年4月1日凌晨接到父亲过世的电话后,一个人绕着工地默默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此前的2月份,他父亲已检测出患食道癌末期,所剩时间不多,家人都希望他能趁早请假回去看看父亲,可那时正是工程最忙的时候,没时间啊!如今,再也没有机会见父亲最后一面了,他的心有种被撕裂的疼痛感。等天亮时,他向领导请假回去奔丧,仅在家待了3天就返回工地。他把悲痛深埋心底,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听着援建者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记者不由得想起一位哲人的话:“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自己。”为了让阳光沐浴灾区少年,我们这些援建者宁愿做把“黑斑”留给自己的月亮。

明天,太阳将从这里升起!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部队   工地   中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