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北斗一代仍有大量缺点 护航编队无法使用
2009年03月24日 17:07北京青年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卫星] [北斗]

北斗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大作用,但不能回避其一些先天性的缺陷。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对外公布,中国将在今年和明年两年发射10颗左右的导航卫星,预计在2015年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二号’就是国产的GPS,只要现在GPS应用的地方,我们的‘北斗二号’就能应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研究员对《北京科技报》说。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结合卫星和通讯发展技术,利用导航卫星为使用者提供测时和测距服务。它包括绕地球运行的多颗卫星,能连续发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只要持有便携式信号接收仪,无论身处陆地、海上还是空中,都能收到卫星发出的特定信号。接收仪中的电脑选取几颗卫星发出的信号进行分析,就能确定接收仪持有者的位置。

除此之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还具有其他多种用途,如科学家可以用它来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测绘人员利用它来确定地面边界;汽车司机在迷路时通过它能找到方向;军队依靠它来保证正确的前进路线等。

目前,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方面,有美国的GPS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中国即将建立的“北斗二号”系统,使用范围最广的就是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

曹冲研究员介绍说,美国的GPS系统,由30颗(4颗为备份星)在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上。GPS是一个接收型的定位系统,只转播信号,用户接收就可以定位,不受容量的限制。早期GPS系统对民用信号的定位精度进行了人为限制,只有100米左右,但随着2000年后取消这一限制,目前GPS可以提供的民用信号定位精度为10米左右。

面对这种居高临下的强势,包括俄、欧、中、印在内的世界主要科技体选择了独立发展、联合生存的道路。其中,欧盟主导的伽利略系统的目标是,耗资30亿欧元,共发射30颗卫星,据称最高精度比美国GPS高10倍。包括韩国、中国在内,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在参与该计划。当初的完成目标是2008年,但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等问题,延长到了2011年。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