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评80式坦克:中国最后一种“苏式”坦克
2008年12月23日 11:38东方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坦克]


80式虽然没有正式服役,但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俄罗斯装甲车辆网日前刊文对我国80式主战坦克的研制历程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文中指出,80式在中国坦克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新型坦克开始摆脱苏制坦克印记的开始。

中国国营的军工生产企业——北方工业公司于1984年完成了80式新型主战坦克(工厂编号ZTZ-80)的研制工作。这种新型坦克在建造时引入了一些79式坦克的部件(主要是炮塔和武器控制系统),可以说,它是中国人以苏制T-54的成功设计为基础发展出的最后一种主战坦克。事实上,从整体性能上讲,80式应算作是对59/69/79式坦克最后一次全面现代化改造所取得的成果。首批试验型的80式坦克样车由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的第617军工厂生产。

与自己的前辈一样,80式主战坦克在总体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结构布局形式:坦克前部为驾驶舱,中部为战斗舱,后部为动力传动舱。其车体进行了全新设计,与69/79式坦克有着明显差别,前部由多层焊接装甲板构成,据北方工业公司的专家们介绍,坦克正面还可加挂国产的复合或反应装甲。80式的半球型铸造炮塔源自79式,但前部装甲厚度增加至250毫米。新坦克的炮塔同样也可加挂防护装甲板(实际上,还从未看到过如此披挂的80式)。80式的火控系统具有明显的过渡特性,在早期型号中,其激光测距仪尚未与瞄准手使用的瞄准仪整合为一体。

80式主战坦克的乘员为四名,其中,驾驶员座舱位于车体左前部,配备有独立的舱盖(向左旋转开启)。驾驶员使用两部潜望镜,位于左侧的一部可更换为用于在夜间驾驶的红外观测仪。其余三名乘员均位于炮塔内,分别是:车长、瞄准手(炮塔内左侧)和装填手(炮塔内右侧)。车长指挥台可360度旋转,配备有三部潜望镜——位于中间一部可进行昼夜观测瞄准。车长位和装填手位均配备有独立的舱盖(分别向前和向后开启)。

80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为一门83式105毫米线膛炮,配备有由轻合金制成的热防护套(首辆80式样车上并未安装这种装置,直到80-I式坦克出现后才安装了热防护套)。该炮的俯仰范围为-4.3°~+18°,可360°旋转,其全重1950千克,身管采用了自紧工艺,即可发射中国制造的弹药,也可发射北约标准的105毫米坦克炮弹。83式坦克炮可使用的弹药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T,初速1455米/秒)、破甲弹(HEAT-T,初速1173米/秒)和碎甲弹(HESH-T,初速850米/秒),三种弹药的最大射程分别为6000米、8200米和9500米,射速为7发/分钟。 80式坦克内共备弹44发(衍生型号增加至48发),配置方式为:前组油箱弹架19发,中组弹架18发,右侧甲板4发,左侧甲板1发,炮塔内2发。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