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看望藏族同胞
(二)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第一批进藏人员对“老西藏精神”的概括。他们少则十几年,多则一辈子,把最美好的生命时光献给了西藏。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这是以孔繁森为代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进藏干部对“老西藏精神”的弘扬。他们在严酷的环境里,为建设西藏这片热土付出心血包括牺牲生命。
孔繁森2次援藏,前后近10年时间。他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最艰苦地区的地委书记,他明明知道环境恶劣,但仍长期坚持,义无反顾。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老西藏精神”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决定派遣更多干部支援西藏。18个比较发达的省份、17个大型国有企业和50多个部委都有援藏任务。至今援藏干部已经派遣了4批,大约每3年一批,人员总数在2900人左右。他们踏着孔繁森的足迹、走进西藏的故事,成为西藏美丽故事的一部分。
作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冯军于1991年5月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进藏几个月,他的体重就由原来的140多斤,下降到不足110斤。1993年8月在北京参加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期间,他突发脑溢血逝世,年仅44岁。他是因为在恶劣条件下超强度工作辛劳而死的。
同样因为突发脑溢血倒下的,还有西藏班戈县委组织部部长祁爱群,年仅41岁。她1984年从西藏农牧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艰苦的那曲地区工作。她曾两次因患高原性肺气肿住进医院,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牙病,但她从不对人讲自己的病情,也从未请过一天病假。
除了献身的冯军和祁爱群,西藏还涌现了陈金水、李素芝、陈刚毅等一大批活着的“孔繁森”。他们共同构成了雪山一样高耸的“孔繁森群体”,他们都是“老西藏精神”的实践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 ||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