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瑶寨的百年通水通电梦 ——广西旱区纪实(组图)
2010年04月22日 23:39惠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小孩8岁还没取名

韦华福的儿子正在挖地。 记者 罗煜明 摄

晚上9时许,记者借了韦氏金惟一的电器——一个手电筒后往韦华珍家赶。

山顶上没有月光和星光,记者竟然在乱石中迷了路。好在韦华珍家的狗狂吠了几声,才让记者找到正确方向。走进屋中,只见韦华珍和陆氏荣夫妇垂头丧气。他们说山羊还是没有找齐,天太黑不敢再上山找了。他们的小儿子在一旁睡眼惺忪,韦华珍说,由于小儿子还小,担心他下山摔跤,就没送他上学,名字也没取。更令人震惊的是,韦华珍这个8岁了还没取名的小儿子,至今还没出过一次山寨。

山里的夜晚不仅寒风刺骨而且寂静异常,韦华珍家的篱笆墙几乎挡不住风。夜半,一直不能入睡的记者听到韦华珍夫妇和孩子的窸窸窣窣声和欢笑声,原来他们在吃记者从凌云县城买来给他们的巧克力糖……

娱乐活动就是玩鸟

韦氏金在乱石间挑水。 记者 罗煜明 摄

16日早上7时,韦华珍叫醒记者,说饭已经做好了。为节约用水,一家人没有刷牙就直接上桌了。吃毕,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在韦华珍家的十几个小时,吃掉了他们家四碗平时不舍得吃的大米饭,喝掉了取之不易的两碗水,夹了他们家腌腊至今的6块腊肉。

上午8时许,记者将身上为数不多的几百元钱硬塞给迟迟不肯收的韦华珍。准备下山前,韦华珍提着一个鸟笼,叫他的画眉鸟对记者叫唤。韦华珍说,由于山上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山里的瑶族男子大多喜欢玩鸟,特别是画眉鸟的优美叫唤声能让他们忘却许多忧愁。

画眉鸟叫唤后韦华珍眉开眼笑。 记者 罗煜明 摄

韦华珍说,下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记者从西南面上山的路,另外一条是村民从南面下山去挑水的路。由于南面的下山路更危险也很容易迷路,记者无奈选择原路返回。

两个少女的拍照遗憾

下山前,途经陆美英家,她的女儿韦氏金和外甥女陆金秀穿好盛装,叫记者帮其拍照。可当我准备拍摄时,陆美英突然说没有钱洗照片,叫她们不要照了。记者赶紧说不要他们的钱,但不知道陆美英想起了什么,还是叫两个女孩不要拍了。就在即将走出第四个山坳的时候,记者回头一望,两个被大人不准拍照的少女还站在家门口遥望。

韦华珍夫妇和小儿子向记者道别。记者 罗煜明 摄

马鞭山上的一块墓碑记载,马鞭山瑶寨韦姓先祖于清末民国初迁至马鞭山,粗略一算,至今已逾百年。100多年前的山寨是何摸样,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但100多年后的山寨仍然过着无水无电的生活,却真实地刺痛了记者的心。(完)

瑶寨的篱笆墙上写着“学学好文化就可以去打工”。 记者 罗煜明 摄

记者手记 旱灾背后的贫困与被忽视

从9日开始踏上广西百色旱区至16日离开,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里,记者走访了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德保县、凌云县3个重旱区。行走途中,有震惊,有感动,更有反思。

震惊的是,百色之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不是旱灾而是贫穷,旱灾只是给我一个机会去看到了贫穷,这种贫穷让我这个广西农民子弟也为之震惊。

走访马鞭山后发现,马鞭山的落后是全方位的,环境不如人,宣传更是不如人。会叫的孩子才会有奶喝。在马鞭山采访之前的14日,我曾经到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采访,发现这里来了众多县、乡干部,正在帮助村民建设水柜。了解之后得知,此前,曾有领导到泗城镇后龙村陇设屯查看旱情。

不叫的孩子没奶喝。同样是处在大石山区,同样遇到了大旱,但马鞭山却是另一番景象:全寨5户人家直到21世纪的今天尚未通电,生活饮水一年大概要有9个月下山来回4个小时背回,进村的道路是村民自己搭建的天梯,全寨似乎生活在与我们这个时代完全隔绝的另外一个世界里。村民说有印象以来,除了曾经有人上山查过超生以外,还没见过其他干部上山,更没有媒体关注过山巅之上还有这样一个村寨。

令我惭愧的是,在马鞭山上,无法当天下山的我吃掉了老乡的几碗米饭和几块腊肉。要知道,那可能是他们一年到头也难得吃的大餐,如果不是招待客人,平时不会拿出来。

俗话说:“船大好耕浪。”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有本次旱灾,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一体化”在增加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要求社会每一分子承担起自身之外的责任。

19日,记者在南宁火车站看到,过完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后,广西前往广东的打工人流出现小高潮,珠三角缺工企业,可本着吸纳灾区民工支援灾区的好意,提高些许工资聘用灾区民工。如此,“用工荒”或可寻得破解之道。

让人欣慰的是,离开广西时,广西旱区近日开始有零星小雨,愿雨水滋润旱区,愿我看到的人们不再干渴。(特约记者 罗煜明)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山坳   旱区   瑶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宋建新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