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瑶寨的百年通水通电梦 ——广西旱区纪实(组图)
2010年04月22日 23:39惠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背一次水花4小时

韦华珍家的茅草屋。 记者 罗煜明 摄

由于有客前来,下午5时,韦华珍和妻子陆氏荣早早收工回家煮饭。

韦华珍的家,用家徒四壁形容并不为过,几根木头支起几根横梁,横梁外围着篱笆墙,房子顶部直接盖着茅草,屋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石磨。进屋后,韦华珍抬着两个25公斤装的塑料壶往已经无水的水缸里倒水。这些水是当天早上韦华珍和妻子从马鞭山东南面山下的浩坤水库来回4个小时背回的。因为山上几乎没有水,而韦华珍又拿不出6000元建蓄水池。

从去年4月份以来,上下山来回4小时背水,成为了韦华珍和妻子陆氏荣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即使不是旱年,没有蓄水池的韦华珍一家一年中也要下山背水9个多月。

谈话间,韦华珍给记者和罗顺达倒了两碗水,虽然水呈昏黄色,但渴得不行的两人拿起碗一咕噜喝完了。丈夫在招待客人,累了一天的陆氏荣则在旁边抽起了水烟筒。

招待贵客才煮米饭

马鞭山上的玉米地。 记者 罗煜明 摄

傍晚6时许,晚饭做毕,一张黑乎乎的饭桌上,摆放的是一碗面条、一碟腊肉。陆氏荣招呼丈夫韦华珍、向导罗顺达和记者3人吃饭,而自己带着小儿子上山寻找没有归圈的山羊。

陆美英家的晚餐因为外甥女的到来多了一碗腊肉。 记者 罗煜明 摄

罗顺达说,马鞭山上只能种玉米,韦华珍因为记者的到来才专门煮了大米,由于干旱,青菜已全部枯死。听了罗顺达的话,记者心头涌出一丝愧疚。

吃过饭后,罗顺达问韦华珍是否愿意去平果县种桉树,如果愿意,他可以先给韦华珍100元路费。由于要赶在4月18日前种完玉米,韦华珍拒绝了罗顺达的邀请。随后,在马鞭招不到人的罗顺达独自下了山。还没吃饭的陆氏荣则在山上呼喊丈夫韦华珍,说山羊还没有找齐。韦华珍上山前还特别交待记者不要乱走,晚上山路漆黑,非常危险。

20岁还未看过电视

陆金秀(右)在记者的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韦氏金(中)在一旁观看。 记者 罗煜明 摄

晚上7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村民韦荣明家,发现他们家的土墙和瓦片,和韦华珍家的篱笆和茅草相比,称得上“豪华”,韦荣明的家是马鞭山上惟一的瓦房。由于主人韦荣明和儿子去田阳县种桉树去了,出来迎客的是女主人陆美英和小女儿韦氏金。

韦氏金(左)和陆金秀(右)点着煤油灯吃晚饭。 记者 罗煜明 摄

晚8时许,韦氏金做好了晚餐。陆美英、韦氏金和韦氏金的表妹陆金秀点燃一盏煤油灯,3个人开始了只有女人的晚餐。16岁的陆金秀是另外一个瑶寨的女孩,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她这次请10多天假到马鞭山帮姑妈陆美英家补种玉米。由于马鞭山高路险,这也是陆金秀16年来第一次到姑妈家,也是头一次见到她20岁的表姐韦氏金。

由于村里无电,只上过小学二年级的韦氏金至今没有看过电视,更没看过电影,不知道周杰伦是谁,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歌星和影星,直到现在还不怎么会说汉语。两姐妹对记者的到来感到非常好奇,不断提问题,“记者是做什么的”,“广东在哪里”。韦氏金说,自己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如果她再读一点书,就可以到广东打工了。

一说到打工,陆美英非常警惕地对女儿说,叫她不要听记者“瞎说”,以免被“拐”跑。

山坳   旱区   瑶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宋建新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