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燃烧事故3天5场发布会平息质疑
2009年06月11日 06:23广州日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政府危机公关应急机制正逐步形成。

成都公交燃烧事故

3天5场发布会平息质疑

汶川地震后成立新闻发布处形成整套应急机制

政府危机公关核心是信息透明和畅通

时间停留在6月5日上午8时02分,成都公交公司一辆车牌号为川A49567的9路公交车从天回镇行驶至北郊三环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发生燃烧,造成25人遇难,76人受伤。

大火仅仅燃烧了几分钟,带来的煎熬却如同一个世纪一样漫长。所有的关心都聚焦在公交车乘客的伤亡情况上。

很快地,民众议论开始汹涌起来,一时间质疑声四起,矛头直指公交公司。

6月5日当天,成都市政府连续召开了三场新闻发布会,最晚的一场到了晚上11时,向媒体通报了伤亡人数和事故的有关情况。

第二天,成都召开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民众的重要疑问。发布会之后,舆论质疑声渐弱。

第三天晚11时,成都又召开第五次新闻发布会,认定事故为“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

网民转而开始“寻找纵火人”的热潮。再接下来就是成都公交集团总经理辞职的消息。整个事件告一段落。

事发后三日内,成都市政府经历了一场危机公关的大考。

如此迅速的行动并非首次。早在5月11日凌晨2时30分,成都市政府就曾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对内地出现第一例甲型(H1N1)疑似病例作详细通报。

“我们并不和谁比较,快速、公开,在这里已经形成了机制。”成都市委有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专家表示,成都市政府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提高得益于在地震中的锻炼,此次及时公开信息,很好地反映了政府开放姿态。

文、图/本报记者 杜安娜

6月9日上午,成都市新闻发布处办公室悄无一人。“都去新闻发布会现场了。”内勤人员告诉记者。

新闻发布会依旧设在成都市政府第一办公区第10会议室。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这里一直是信息发布的集散地。

大考首日

新闻发布会就设在事故现场附近

“公交车燃烧事故有什么新消息,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所有到达现场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这是记者6月5日下午到达成都后,当地宣传部门给予的答复。

6月5日上午10时40分,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的两个小时后,成都市政府召开了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场直接设在离事发地不远处的北门富森美家居办公楼里。当时,第一时间通报了20余人遇难。成都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公布了公交车燃烧事故的相关情况。14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那时,“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兵分四路进行救援,成立了伤员救治组、事故调查组、群众工作和善后工作组,还有宣传工作组”,并且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

紧接着在下午2时50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通报了最新伤亡数据:遇难25人、受伤76人。发言人换成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建生,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翔军和成都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何军。会上说“接到上面任务,组织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最好的药品,尽最大努力对伤员进行救治。明确指出,相关信息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

当时民众质疑声最大的就是公交车司机是否逃离了现场,公安机关在发布会现场回应,称公交车驾驶员“号召附近群众参与救援”。

记者在下午4时到达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地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已完全恢复了正常行驶,路面上除了些许玻璃碎片外,看不出一丝燃烧的痕迹,只有路边的群众三三两两议论着。

伤员治疗最集中的成都军区医院聚集了陆续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记者。成都市委宣传部门特意安排了相关人员在门口联络各路记者。重伤病人被严格隔离起来,而前来认亲的家属们则被集中安置在医院的大会议室里,情绪都很激动。

而此刻,早已有人把公交车燃烧的视频和乘客逃生的照片贴到了网上,网络舆论展开质疑,有人说,事发后司机跑了;还有人说闻到汽油味,要求停车,司机不予理睬;也有人怀疑公交车上没有安全小铁锤和灭火器;关于燃烧原因也是众说纷纭,矛头直指成都公交公司。

<< 上一页12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杜安娜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