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张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照片,三个义结金兰的兄弟,66年的战地记忆,《冷暖人生》带您走进一个远征军老兵光复腾冲的回忆。 |
凤凰卫视4月27日《冷暖人生》节目:国殇腾冲,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2010年春节云南省盈江县的一位老人召集儿女,拿出一张照片对孩子们说,这张照片我保存了66年,从来没有给你们看过,有些事儿我也从来没有给你们讲过。
黄应华:这个大我两岁,叫做李炳福,这个彭文德,他又大李炳福两岁。
陈晓楠:刚刚我们画面中看到的这位老人叫黄应华,今年已经85岁高龄了,黄应华老人是水利局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平日里性格内向,不喜言谈,家里人只知道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在多年以前曾经参加过国民党,在特殊年代里,因为这样一种特殊的身份,家庭还受到多多少少的一些影响。可是父亲究竟在那个年代经历过些什么?他绝口不提。让大家吃惊的是,反倒是现在老人的身体日渐衰弱,耳朵也越来越背了,他却突然有了要讲话的愿望,他决定要把憋在心里这几十年的记忆和盘托出,甚至老人还决定,他要颤抖着双手,自己亲笔写一写自己的回忆录,老人真的开始写了,他写下的是这60多年前的国仇家恨血雨腥风。
解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我庆幸自己活到了,重新正视,评价那段历史的一天,我能开口对子孙讲那段历史了,向后人诉说我们民族的那一段灾难,这是我一生中荣幸的事,也是我对家乡的一份交代。
1925年,黄应华出生在云南省腾冲县的一个商人家庭,黄家生意做得很大,在缅甸和云南各地都有商号,黄应华的父亲原先的打算是让孩子出去上大学,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当地开始征兵,黄家曾经花2000块钱买通地方官员,为黄应华免除了兵役,可是后来日本人打到腾冲来了。
一九四二年腾冲被日本军攻陷时,我还不足十七岁,是腾冲第一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沦陷前后,我的故乡腾冲,百姓几乎是倾城出逃的,我没有跟父母家人一起逃难,我是和几个腾冲一中的同学,一起离开腾冲的,我们要当兵,要打日本人。
黄应华:你们不知道当亡国奴的痛苦,我家父亲爱国人,他卖着红糖,日本兵来了抓起红糖要吃,日本人他故意走的时候说哪个的,我父亲说我的,日本人就把我父亲嘴巴左边打,右边打,交叉打。
解说:当时我们要求参加预二师,打日本兵,一位军官接待了我们,看着我们这些学生,他说你什么都不懂,快走吧,我们还忙着打仗呢,你们学生要当兵最好去大理报考干训团,我和伙伴们就决定赶去投考。
黄应华:8月15那天晚上去了就分配我站队,我站在倒数第二,个子小,那些都是20多岁的同学了。
解说:那时腾冲人是学习和训练中最不怕苦的,因为我们想早一天杀回腾冲。
黄应华:那个时候国民党法西斯教育,拳打脚踢,揍胸口,我从来没挨揍过。有的同学说,哎呀,我要是在家,在家里一定就当孝子了,想家了跑了,我们不动摇,不跑。
解说:当年,我们同赴大理干训团的有七个腾冲人,其中李炳福、彭文德和我最要好,我们情投意合,经常在一起回忆家乡风光,思念家人。
黄应华:那彭文德、李炳福家庭没有钱带给他,我家有钱分给他们用,当弟兄一样。
解说:一九四四年春,远征军20集团军第54军198师师长到大理干训团来要人,为了反攻腾冲,特意点名要腾冲籍军人到他的部队去。
黄应华:我就去争取跟我们的队长,我要参战,队长就跟我说,你的工作好,你留着训练学生,但是198师的师长,参谋长来要腾冲人,在这25个之中只有7个腾冲人,我就要着了,他要留也留不住了。
解说:我们留在大理干训团的七个已升为中尉的腾冲籍军人一起到了198师,抽到198师之前,我们三个人在大理留影一张。
黄应华:那个时候我们三个搭弟兄,作为纪念拍个照片,我开钱,他们两家没有钱,跟那个《三国演义》一样,刘开张结拜三弟兄,就是那种。
解说:我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团,临别时,两位兄长勉励我要英勇杀敌,约定了三人胜利后还要团聚,共同保卫家园,建好家园,谁知这一别竟成永诀。
陈晓楠:1944年5月,远东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决定反攻滇西和缅北,这是抗战7年以来,在中国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反攻,5月11日数万中国军队悄悄渡过怒江,黄应华也在队伍当中,他们的目的地就是腾冲,有人回忆说渡江的时候,师长这样告诉大家,说日本人开枪打都是打点射三发连击,“叭,叭,叭”这是鬼子在威胁我们,问我们“怕不怕”,而我们回击时候,要两发两发地打,意思就是“不怕,不怕”。
更多视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冷暖人生
编辑:
马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