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铿:防止经济结构失衡导致二次探底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李志晖)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12日说,2010年是中国经济极为复杂的一年,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宏观调控。
他说,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未形成。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达到了“保八”目标,但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没有解决,甚至有恶化的可能。在此情况下,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不会轻易退出。“去年开工项目很多,需要后续资金才能产生效益。如果政策出现变化,这些项目可能成为烂尾工程,导致经济增速下降。”他说。
贺铿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分配结构失衡,尤其是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居民消费率较低。据统计,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居民消费比率为62.5%,与当时世界平均65%的水平相差不大,而在1998年至2007年10年间,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居民消费比率下降到48.8%,由此导致消费乏力。此外,中国经济还面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以及个人之间收入水平差距扩大,部分产业畸形发展等问题。
贺铿说:“我不赞成一味强调某个或某几个行业的发展,而脱离整个经济发展水平。那是要出问题的。”在谈及房地产行业时,他说,北京等大城市房价非正常上涨,“我这样的副部级干部凭每年的工资都买不起像样的房子,低收入居民更没有能力购买。”希望政府规范管理土地收入,打击投机行为,使房地产行业不要再形成泡沫。
面对宏观调控的巨大挑战,贺铿认为,要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转变各级干部思想,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变到保民生为重点,更多关注农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医疗、教育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他透露,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将发生较大变化,将更加注重民生,强调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医疗改革力度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李志晖
编辑:
郭慧阳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