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经济学家:应向所有常住人口开放保障性住房
2010年01月25日 10:03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非京籍的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北京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他们纳入保障性住房的范畴,让其享受北京市民应该享有的待遇,这无论从制度突破还是户籍改革层面,都具有善政的意义。

今年的北京市“两会”,房价依然成为最大的热点。在此期间,有两则消息与北京房价相关:一是1月21日,国企中海地产以59.7亿元的竞拍价,再次刷新北京地王纪录;二是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1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四季度商品住宅期房均价,四环内已达25907元/平方米,六环以外直逼万元大关。

两则消息都说明,至少在目前,高速行进的房价列车,已经将北京绝大多数人丢进了买不起房的行列。面对北京远远超越居民收入水平的房价,如何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自然成为北京“两会”的热点议题。政协委员、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将非京籍常住人口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内的提案”,颇具“善政”的价值。

毛大庆认为,北京市应抓紧制订外来人口政策性廉租房政策,凡拥有固定工作,持完税证明及社保记录两年以上、无固定居所之外来人口,就可申请北京廉租房资格。同时,为保证有效、合理的外来人口廉租政策的实施,每年审查一次申请居住者的入住资格,以达到廉租住房的优化配置。

非京籍的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北京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他们纳入保障性住房的范畴,让其享受北京市民应该享有的待遇,这无论从制度突破还是户籍改革层面,都具有善政的意义。

综观目前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已经形成了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以保障低收入阶层和“夹心层”的居住权。但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能够享受的前提并不在于收入,还在于本地户口。这等于将相当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农民工,排除在保障房体系之外,而这些人的住房问题,显然是衡量北京民生工程普及程度的重要标尺。事实上,北京在去年6月就表示将尝试将公共租赁房“对外开放”,但随后“紧急刹车”。

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看,北京市目前的流动人口有500多万,显然,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远远无法满足这些流动人口的需要。因此,如果北京真的对外开放保障性住房,一定要按照北京的实际情况,建立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查制度,可以考虑最大限度地建设公共租赁房,将之作为解决外来人口住房问题的最主要途径,而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则可以继续由具有北京户籍的人享有。在保障性住房达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再考虑全面开放。

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对外开放”保障性住房不仅是民生的善举,对稳定北京房价的预期也有积极意义。如果北京是通过廉租房、公共租赁房解决外来常住人口的居住问题,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低收入者将不会急于购房,那些以“刚性需求”作为高房价噱头的理由就不再理直气壮,房价的回落会成为必然。 (马光远 经济学博士) (新京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许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