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珠三角新一轮民工荒调查:经济回暖 企业却招不到人
2010年01月25日 09:01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珠三角企业新一轮“民工荒”调查

-招足够的普工如今是珠三角一带老板们最头疼的。民工“荒”,老板们心更“慌”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势在必行,企业要走自主创新路,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不能再走靠榨取廉价劳动力获得利润的老路子

1月21日,广州开始预订实名制火车票的第一天,但广州火车站早已熙熙攘攘。此时,离铁道部公布的30日启动春运还有10天,打算回湖南老家过年的农民工小张,悠闲自在地在火车站西广场候车。他刚刚从一家做再生塑料的工厂里辞了工,为了避开春运,准备提前回家过年。

与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被企业辞退,只能无奈返乡的境况相比,2009年年未到2010年春运,珠三角的企业却出现新一轮“民工荒”:经济回暖了,各地企业接到大量订单,却找不到工人。出来打工已经四五年的小张已经学会了塑料分类的手艺,他表示,一点都不担心节后生计,“只要你会一门手艺,去哪里都有饭吃”。

可农民工们的“悠闲”,却把珠三角许多企业的老板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东莞市立德电子厂就大量缺工,却找不到人,董事总经理张德成甚至表示:“只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即使50岁也没有关系!”

一些专家在“民工荒”的忧虑中看到了经济回暖的迹象,然而,没有人企业就不能正常运作,大量订单不能按期完成,阻碍了企业在经济回暖中稳健前进的步伐。

在珠三角一带,“民工荒”一两年一次已见怪不怪。但今年出现的“荒”同时预示着“暖”,着实令人喜忧参半。在劳动力充足的中国,屡屡出现的“民工荒”怪圈到底何解?对于企业而言,该怎样处理好与农民工的关系,才是科学发展之道?

金融危机把农民工当包袱甩

小张说,招工难要怪金融危机时许多企业不招工,很多人都回老家了,现在工厂有工开了,当然找不到人。

在珠三角最大的制造业人才招聘基地汇安,高峰时每一场招聘会都会有5000人来应聘,而现在只有3000人。哈一代玩具厂的老板肖森林表示,从5月到7月,订单数量明显增加,但工厂里却有三分之一的机器因为没有招到足够多的工人而无法运转。

一项调查显示,用工荒在珠三角的东莞、深圳、广州等市已普遍存在。在东莞,订单最多的已经排到今年的5月,超过一半的企业都存在缺工的情况。

2009年的2月,广东省劳动部门公布的求人倍率为1∶0.8。意味着每一个求职者对应的只有0.8个岗位,将有20%的求职者难以找到工作。2009年春节后,劳动部门透露970万外省农民工入粤,其中260万人无明确就业目标。这种反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扭转。

在一些劳务市场,甚至取消了从前求职者10元的门票,还专门制作一个“普工招聘网”,“以前是企业选普工,如今是普工挑企业。普工非常稀缺!”该劳务市场负责人表示。

去年9月22日央视报道,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4月用工缺口2.3万人,6月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就连四川这样的内陆省份城市都面临用工缺口。

珠三角成为“民工荒”的一个缩影。金融危机时,大量农民工几乎成了珠三角企业力挽狂澜最直接的牺牲品。而今,经济回暖,企业急需用工,回家的农民工却不回来了。何况这次企业虽大量复工,却临近春节。企业的大量招工使农民工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回家过节的传统思想令他们更不想留在异地。金融危机可以“甩”了他们,他们当然可以“甩”了经济回暖。

当然,“民工荒”责不在农民工,那到底是谁在操纵这个令企业头疼的怪圈?

民工荒“慌”了谁

就在近日,陕西有报道称,开县农民工成了民工荒中的“香饽饽”。家住开县中和镇的吴成轩在广东一带打工近10年,今年年前提早返乡。除了避开春运,他还肩负“劳务中介”任务,老板让他过年回老家去找点老乡过来当工人。

“以前招工优中选优,求职者仍然门庭若市,如今招工条件大幅降低,一般工人的工资也从月均1200元提高到1800元或2000元,但仍无人上门求职!”广东东莞市立德电子厂董事总经理张德成心急如焚,现在手上的订单足够开6条生产线,而现有工人包括管理人员全部上阵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开够3条生产线。

招足够的普工如今是珠三角一带老板们最头疼的。民工“荒”,老板们心更“慌”。金融危机时,被迫离职的大多数是普工,企业一般选择裁减非核心工人,保留熟练工人和中层干部,而今,大多数企业只好面临普工稀缺的难题。选择的增多使农民工们变得很挑剔,不轻易应聘,企业手拿多份订单却无法开工,导致有些企业有了订单也不敢接。

相比而言,农民工们却在这个岁末显得悠然自得。在陕西,随着招商引资的步伐,沿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开县,很多在外打工并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农民工纷纷回乡工作,乃至回乡创业。据了解,去年以来,开县有1000多名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4000多人就业。

在劳动力输出的大省四川,许多农民工返乡后,干脆留在了本省乃至镇里工作。“工资和沿海地区相差不多,还每天都可以回到家里照顾家人孩子。”一位回乡办厂并招聘了一大批工人的老板表示,他们根本不需要贴招聘广告就有人主动上门找工,“每人每月最高有2000左右的工资,家里小孩甚至可以自己来这里找妈妈,这样的工作环境,他们不希望再出去。”

面对这一现象,部分出口加工型企业却选择继续缺工而不是加薪。东莞一家制鞋企业面对用工不足,只有选择性地接单,但并不愿意通过大幅提高工资来吸引外来工,因为“一旦订单下降再降薪不容易”。

前段时间,广东一地方媒体与麻省理工大学的黄亚生教授、中山大学政务学院郭巍青教授合作调研中,大部分接受访问的工人指出,工厂给出的条件并没有大幅度提升,仅仅提升了10%到20%。而在许多招聘信息中,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因此,很可能存在大量要求有劳动技能的工作无人应聘。调研提出,外来工找不到符合薪水预期的工作,一些岗位又和应聘者本身能力不匹配,从而出现了“民工荒”与“找工难”同时存在的供求结构错位现象。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如今珠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的问题“很正常”,这反映了企业和农民工的供需关系。在现有的工资水平下,应聘者少需求者多,企业的生产需求又进入旺季,势必会出现“用工荒”的局面。是否存在不同于往年的“用工荒”问题还有待观察,应看看来年春天的招工形势再下定论。

企业发展应让民工做得安心

在广州,“民工荒”浪潮也席卷了大学校园。记者看到在广州某大学的QQ群上转发着这样一条招聘信息,“著名电子设备企业招人事专员:今年因需招400名员工,现需招4名人事专员。要求大学本科,男,非广东省人。”负责招聘的陈小姐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不方便告知该企业的具体名称,而400名员工也尚未开始招聘,希望有意向的大学生可以向他们投递简历。

在“用工难”的尴尬下,珠三角的各大企业纷纷各出奇招,希望招到更多的工人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年终奖、改善福利、员工培训、拓宽招工渠道等,希望通过现有的努力,能招聘到足量的工人。

对于在东莞市一家服装厂打工的张德祥夫妻而言,“民工荒”给他们带来了“好处”。前几年一直只能住在不同宿舍内的小两口,去年开始住上了厂里给他们提供的“夫妻房”,工资也比前年涨了,加起来有2800元左右,夫妻俩每月可以存下1700元左右。

据调查,2009年,在东莞,超过6成的企业员工将首次拿到双薪或年终奖,一半以上的企业计划2010年加薪。针对用工紧缺状况,东莞许多企业纷纷提高薪酬及福利待遇。“春节只要留下来过年的,厂里负责他们的吃住,还给每人发个红包。”东莞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说。

沿海不少城市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的政策,不仅仅要求企业按时发放工资,还督促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保、医保。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农民工群体的结构更新换代,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打工族更关注薪金高低、企业的前途、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如果珠三角的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还不随之提高,部分劳动力将加速流向长三角等地市场。如今,许多企业对民工的态度在慢慢改变。改善工人福利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市场竞争的状态下,唯有让应聘者感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前途,生活得踏实舒心,才能让他们找到留下来的动力。

“到了今年4月,就可以看到企业人才储备的效果。”丁力如是说。

积极应对产业转型 企业民工都不“慌”

早在去年初,广东省提出了“腾笼换鸟”式产业转型,即把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为此,广东省政府动用500亿元资金,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离珠三角不远的粤东、粤西、粤北产业转移工业园,而且一次性安排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总部、扶持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等方面。丁力表示,这一产业的转型在目前还是进行得不错,环珠三角的转型速度已经超过了珠三角的转型速度。

2009年度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评估报告显示,过去4年中,入选的前50家企业始终在广州、深圳等8个地级市,并且江门、茂名和湛江的入选企业始终保持在1家,佛山保持在两家,珠海和惠州略有变化,而广州和深圳入选企业的波动相对较大。从全省来看,粤西地区共有两家企业,粤北、粤东还没有企业入围。

广东省省情调研中心的专家表示,实践证明,“双转移”战略已经成为广东提升珠三角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指标均明显高于珠三角。

记者观察到,产业转型的同时也致使企业的用工需求向高技能人才转移,常规的普通农民工供给不能与之对应,进而出现结构性“民工荒”。

从上述评估报告中可以看出,前50位企业2009年度营业收入总计23087亿元,比2008年度增加2274亿元,增长10.9%,远低于2008年度32.7%的增长速度。前50位企业2009年度总资产52493亿元,比2008年度增加5358亿元,增长11.4%,远低于2008年度57.1%的增速。2009年度,广东大型企业盈利能力已明显降低,企业本身遭遇着发展瓶颈,有可能制约着企业对用工结构的调整。

丁力指出,珠三角要想保持优势,应该顺应产业转移规律找准产业升级的方向。企业必须实现经济转型,而经济转型的核心难题正是技术创新。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认为,在当前中国根本不缺劳动力的情况下,节前“民工荒”不用“慌”,企业和政府要想的是如何吸引劳动力到珠三角。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势在必行,在内地招工工资水平已和沿海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企业要走自主创新路,要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能再走靠榨取廉价劳动力获得利润的老路子。

“自主品牌企业有自己的文化,我们不靠压榨工人劳动成果增高利润。”“天地一号”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公司建有一整套严格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步步为营地储备了工人,以应对季节性缺工,所以目前生产线上井然有序。

正如重庆市开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劳务办主任刘沛明所言,“要想挣到钱,民工得有一技之长”,除了企业、政府该为民工提供既合适又有保障的工作环境之外,民工自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而这一点,更关乎民工本身的长久利益。(记者 林洁 实习生 邱乐昀)(中国青年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许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