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专家称公立医院改革方案3-6个月后出台
2010年01月12日 02:55现代快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其试点方案自然也就令人瞩目。它的推迟出台是好是坏,意味着什么,大概什么时候才能出台,到底是该由各地先自探索,还是等待“上面”统一拿出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请听专家说。

■今日嘉宾

李玲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国务院医改协调小组北大课题组负责人

胡晓翔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

主持人:1月11日,中国经营报报道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推迟出台,而一些媒体转载时强调“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搁浅”,而原来这个方案确应去年年底应该出台,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玲:不能说搁浅吧,没有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没出来,但这个方案不会搁浅。中央一直在强调加大保障民生。

主持人:您能否预计一下,这个方案大概什么时间可以出台?

李玲:那我就不知道了,方案出台要看官方。

胡晓翔:我的预计是,3-6个月吧。

主持人:胡教授怎么看这个“推迟”的问题。

胡晓翔:我认为,推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主持人:为什么是这个结论?

胡晓翔:对公立医院改革如果未做细致研究,就匆忙推出改革方案,我认为是不成熟的。所有推迟是好事,表明了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

主持人:但是老百姓可能不太愿意推迟。

胡晓翔:当然作为群众是希望这个方案早一点出台,改革方案也最好是暴风骤雨式的,而作为实施者应当理性,还是要强调研究先行。在社会低速运行的时候不一样,低速运行时,行政决策如果错一点危害还不大,当运行速度像今天这样高速时,就出不得一点差错,21世纪,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应该轻易出差错。现在又有了不出差错的基础,再出差错,那就是不负责任。说起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现在无数的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

主持人:打断一下,既然有那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作为后发国家,不是可以迅速学来经验,迅速推出自己的改革方案吗?

胡晓翔:我谈一点,仅仅代表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是出国考察的多,但是内行的少,所以看不到外国的管理精髓,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主持人:所以,方案的出台还是要等待一段时间。

胡晓翔:在一些重大的、基本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之前,如果仓促出台,那只能是添乱。

主持人:媒体报道时,认为补偿机制不到位,是令“方案”不得不向后延期的主要原因。李教授一直强调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能不能说,这个补偿到位了,就能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立性?

李玲:不见得。补偿的问题,和制度与模式有关。现在投入大部分投到医保,也就是购买服务方面。加大投入,如果直接投到公立医院,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有关的问题是怎么投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

主持人:有一种说法是地方财政缺钱投入。

胡晓翔:我算过账,不存在财政不足的问题。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还是没有认识到重要性,现在完全有经济实力做到财政投入。

主持人:回头看看,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公立医院的定位呢?

胡晓翔:我认为,公立医院应该属于行政机关的类别。它应该是专业技术型机关,财政全包,从业人员应该属于公职人员,也就是公务员。它与上面的管理关系应该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关于这个,是应当先予明确而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对这个观点,我坚持了一二十年,过去我一个人坚持这个观点,现在支持的人多了。李玲教授最近谈到的一些观点,也与我的较一致。

主持人:有关报道说,大部分地方卫生厅希望中央层面能出台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是中央层面希望地方卫生厅先摸着石头过河。

李玲:我在去年一次座谈会上讲过这个问题,让各地区探索,但一定是在保障老百姓,保证医疗公益性的前提下。中国的情况太复杂了,中央很难拿出一套统一的方案,还是应当各地先探索,走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路子。

胡晓翔:就这个问题我谈两点,一个是,现代社会不允许试错,而且不能各行其是,下面等上面经过充分论证,拿出方案,给出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是对的;另一个是,大家都在等上面,但是这个“上面”不光是卫生部,还有发改委、财政等部门在前,方案的拿出,是多部门的事情。

主持人 刘方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