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资料:可燃冰——一种最环保的化石气体
2009年09月25日 16:34外滩画报 作者:叶云 林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上世纪60-90 年代,科学家在南极冻土带和海底发现一种可以燃烧的“冰”,这种环保能源一度被看作替代石油的最佳能源,但却由于开采困难,一直难以启用。3 月23 日,在盐湖城召开的美国国家化学大会上,美国地质所的蒂姆.科莱特博士提出一份研究报告,称可燃冰的开采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近日,科莱特博士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称:“在未来五年到十年,我们对可燃冰将会有全面的了解”。

可燃冰

3 月22 日,美国国家化学大会在盐湖城召开,关于清洁能源的讨论安排在第二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齐聚一堂,希望能够找出更多可以替代石油的燃料来,以应对能源危机。

3 月23 日,科学家们的焦点再一次汇聚在可燃冰上:这种经过燃烧只生成少量二氧化碳和水的绿色燃料一经发现就轰动了全世界,但最终却因为难以开采而一直沉寂于南极冻土带和深海海底。

但在这一次的会议上,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蒂姆.科莱特(TimCollett)博士带来了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科莱特和他的同事已经掌握了从深海中取出可燃冰的技术,尽管目前看来仍成本巨大,但将其转化为民用的可能性,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遥遥无期。

科莱特的报告令很多能源科学家感到振奋,可燃冰一向有着“地球留给人类最后的能源”之称,是一种能量巨大的绿色化石气体,如果它真能为人所用,日益紧迫的能源危机将会因此得到缓解。

一种最环保的化石气体

“可燃冰实际上并不是冰,”采访中,科莱特博士不厌其烦地称它为“天然气水合物”,通俗地说,就是水包含甲烷的结晶体,因为凝固点略高于水,所以呈现为特殊的结构。

可燃冰是自然形成的,它们最初来源于海底下的细菌。海底有很多动植物的残骸,这些残骸腐烂时产生细菌,细菌排出甲烷,当正好具备高压和低温的条件时,细菌产生的甲烷气体就被锁进水合物中。

由于需要同时具备高压和低温的环境,它们大多分布在深海底和沿海的冻土区域,这样才能保持稳定的状态。可燃冰被能源科学家看作最环保的化石气体,经过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并且能量巨大,是普通天然气的2-5 倍。“我第一次发现这种天然气水合物,是在1995 年的海洋勘探中,这种新能源以前从未见过,实在令人感到激动。” 科莱特博士说。

可燃冰令科学家们感到激动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它虽然在上世纪晚期才被发现,但勘测结果证明,它的储量十分巨大。 2008 年11月12 日,美国内政部长德克肯普索恩和美国地质调查局主任马克迈尔斯发布了一个评估:在阿拉斯加北坡,估计有85.4 万亿立方英尺可采的天然气水合物,理论上说,这足够1 亿人平均使用10 年。科莱特博士指出:“我们怀疑在深海还不止这么多,当然,必须严谨地说,这不能称之为储量,它们还只是潜在的能源。” (本文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叶云 林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叶云 林若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