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解析中国经济新版图:中西部崛起改变东强西弱
2009年08月27日 18:06小康 】 【打印共有评论0

一条黄河看秦问晋

一河之隔两省路途各异。今年上半年,山西是全国唯一出现GDP负增长的省份,陕西则保持GDP高速增长,达11.8%。秦晋之间的距离在十年中越来越大。

文 本刊记者 苏枫

坐在陕西看山西,黄河一路奔腾,开山破土凿就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晋陕峡谷。

同样的黄土高原,近似的乡音,两省在资源、文化与历史上都曾有着相似的起点,导游们呼喊着“地下五千年看陕西,地上五千年看山西”,似乎两省看遍即已经看过中国五千年历史。

“给我个杠杆吧,我会撬动地球”

十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站在关中大地上,大手一挥,陕西成了“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一河之隔的山西人只好自嘲是“不东不西”。直到五年前“中部崛起”,在中部六省中最为边缘的山西才开始了加速前进。

十年前,提起陕西,国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关键词是:黄土地、窑洞、西安、唐朝、兵马俑、丝绸之路、还有贾平凹的《废都》。

废都一度成为西安的代名词,陕西当时的境况不言而喻。

“国家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一年比一年好。”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回忆,每年13%以上的经济增长幅度虽然极为显眼,但更重要的是,陕西在刚开始加速起跑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的短腿。

差距与飞秒

“浙江人站起来就干,陕西一些人坐下来就学;浙江人边干边学,陕西一些人为学而学; 浙江人为发展而干,陕西一些人为荣誉、政绩而干;浙江人想着小事,从小事干起,陕西一些人根本看不上小事,梦想着干大事;浙江人什么地方都敢去,陕西一些人守在家门口,啥地方也不想去……” 2003年,时任陕西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杨永善找出了陕西人与浙江人的33个差距,并将陕西的种种发展困境命名为“陕西现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巨大的争论与反思。

此时,黄河另一边的山西则仍在为自己寻找政策支持,呼喊加入“中部”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陕西现象”曾是西部十二省中的独特景观——科教是大省,经济是小省,收入是穷省。张宝通认为,陕西原来的战略本身有缺陷,片面强调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陕西是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全国最先进的产业在陕西,但是陕西地方经济又很落后。以国防科技为代表的产业,体制上和地方隔离、产业链和地方断裂。因此,形成了“陕西现象”。

“陕西现象”争论过后,陕西省决策层迅速地调整了陕西的发展方向与模式,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陕西突破过去模式的一个缩影。在西安的城市版图上,西安高新区的扩张速度非常惊人,从几平方公里到如今的34平方公里。这里诞生了激光“飞秒”技术,1飞秒只有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国庆阅兵75%装备来自此地。高新区里有“三多”:院士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前沿科技研究成果多,每年至少有10家企业上市。

科技而不是别的,将西安的发展速度提升到了“飞秒”的境地。

2009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前往考察西安高新区,他在这里亲自操作开了两台车,一台是法士特的新品变速器,开完后他说,“我也可以驾驶重型卡车了。”另一台则是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

温家宝稍后与企业家们座谈时强调:“要把西部大开发提高到新的水平。”

20天之后,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新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宣称要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透露称,西部大开发的新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之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兰燕飞   编辑: 高欣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