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解析中国经济新版图:中西部崛起改变东强西弱
2009年08月27日 18:06小康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经济新版图

中西部的迅速崛起正在改变中国“东强西弱,南快北慢”的旧格局。

此前三十年,中国经济这驾高速跑车的引擎来自于强大的外向经济,驱动中国前进的两个车轮分布在沿海经济带和东部经济带。当中国经济转向内部,三十年来形成的前进动力正在转向西部和中部。

本刊记者深入中西部重镇湖北武汉市、内蒙古包头市,和一条黄河隔开的晋陕两省,意图通过对龙头城市的标本调查,以及中西部省份的对比,寻找和发现十年来中西部各省在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上的变化规律。

在经济危机这道大坡上,沿海、中部、西部、东北正在构成了中国前进的“四轮驱动”。中国的复兴之梦如果从1840年算起,那是近两百年的一个超长马拉松。单靠后轮驱动曾经让中国跑车驶上了高速路,但在爬坡的时候,四轮驱动将是中国继续前进甚至超越对手的最好方式。

武汉的万亿梦想

大武汉的万亿梦想是形势所迫,还是制度驱动,未来的武汉会否一鸣惊人,都将在八年之后得到解答。

文 本刊记者 兰燕飞

大武汉的鼎盛时期,距今不过百年。

中国只有两座城市被人习惯称为“大”,一是上海,另一个就是武汉。

从汉正街到光谷

8月5日,武汉昔日最为辉煌的商业地带,曾经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挖土机轰隆隆的声音不绝于耳,俨然一个偌大的工地。个体户梅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的改造工程。修路,盖楼,每一次改造工程除了造成交通拥堵外,在梅伟看来,其实工程本身对于汉正街市场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经是全国首个市场,全国最早的一批“万元户”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如今,汉正街名声仍在,盛况早无。行走于汉正街,与在中国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的大型批发市场并没两样:喧闹,低档的物品及随处可见摆地摊行骗的低劣江湖术士,更有小偷出没其间。除了公认的商品质量不高、管理混乱之外,周边逐渐兴起的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一些小商品市场抢走了汉正街的位置。

同样作为全国著名的批发市场,在汉正街之后崛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却已走向国际。二十年间,义乌市场设施改建经历了五代,从马路到室内市场,从安全、畅通的“商场式”再到外有花园、内有完善服务的星级博览中心。

汉正街的小商品流通模式曾引领潮流,但这种原始的流通模式已不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汉正街的推倒重来表明了武汉人重建商业模式的决心。

曾任武汉市副市长、湖北省副省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的辜胜阻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认同,在强调创新进取、务实守信和合作多赢的现代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武汉所体现的中部地区这种相对保守的内陆观念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批评武汉人没有眼界的声音不只是出现在汉正街。

2001年7月,中国批准在武汉建立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有人说,在武汉经济发展历史上,有两件事曾引起市民空前热烈的反响。一件是当年中央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一件就是建设“武汉·中国光谷”。

八年之后,“中国光谷”如地方政府所愿,招商引资带来了一批的高新技术项目,也成功地带动光谷周边的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但以光纤光电子为主打品牌的光谷却尴尬地看到,来自广东的华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吸引走了其周边高校此类专业的所有优秀人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烽火科技”作为“中国光谷”的核心主力企业,2008年其以60亿元的产值、同比50%的增长稳坐东湖高新区重点企业的第二把交椅。据了解,这样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扶持。如同GDP增长的数据一样,同比很高,放在全国的范围去考量,则比较尴尬。

“它连华为的一个零头都算不上。”烽火科技的员工胡彦对增长数据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发达地区的广州、上海相比,距离还很远。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年,上海、北京、广州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当年实现产值分别为4460.97亿元、3010.7亿元、2187.57亿元,武汉市仅为1100.4亿元,到了2008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总收入也只有1750亿元。北京、上海、西安、广东、长春等省市已经开始争夺“中国光谷”的混战,武汉的先机并未能占得多少便宜。

从汉正街到光谷,普通的商业贸易未能越过“水货”时代的低门槛,而瞄准高科技电子产业的光谷却面临着高门槛的考验。在一低一高之间,武汉如何发力颇费思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兰燕飞   编辑: 高欣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