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中国春节带给世界暖意 红火景象击碎外媒暗淡描绘
2009年01月25日 17:58环球时报 】 【打印

2009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二十九,四川地震重灾区北川猫儿石村的“吉娜羌寨”,羌族民众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坛活动,喜迎震后首个农历新年。 中新社发 黄家明 摄

春节临近,1月24日,广西桂林市民到花卉市场选购鲜花装扮家居,花卉市场异常火爆。 中新社发 姜纯 摄

受危机困扰的2009年正在迎来第一个有全球意义的节日———春节,而这个节日的心脏就在中国。春节过得好不好,成为世界评估这一年中国过得顺不顺的第一个晴雨表。新年前三周的世界媒体上充斥了坏消息,惊慌继续在亚洲及大西洋两岸的很多地区蔓延,很多人天然地相信,占尽这个世界30年风光的中国此次休想逃脱,一定会出点“大事”,甚至中断其神话般的现代化进程。于是,很多人用放大镜一般的眼睛对准中国,中国发生的每一点不顺利都令他们兴奋。一些农民工失业了,他们会不会“造反”?个别餐厅的老板抱怨天价年夜饭没订出去,整个华人世界的春节消费会不会垮塌?这些看似很有逻辑的分析正在被春节越来越红火的景象击碎。在中国人看来,困难是局部的,春节是普天下的;伤心是一时的,春节却是永恒的。今年中国的春节决不会成为灰色的例外,世界只会在惊奇中感到暖意。

西方媒体描绘“暗淡”春节

西方今年对中国春节的观察,相当狭隘地集中在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难上。这个持续了几千年的强大传统被说得与一些公司的账目表一样脆弱。一些媒体给今年春节定下的“暗淡”基调,与许多中国人自己的感受有出入。

法新社18日在题为“中国迎来‘缩水’春节”的报道中说,春节是中国人大规模消费的时刻,每到年关,13亿中国人会拿年终奖买东西,给亲友送红包。“但从高档酒店‘缩水’的预订和家长不得不为孩子买二手礼物来看,中国人在全球经济危机之下迎来的牛年春节是暗淡的”。在报道中,法新社称中国人过年的重中之重———年夜饭是谨慎消费情绪的最大受害者。报道援引中国一家餐饮业网站的调查说,1800名受访者中只有6%的人愿意吃人均消费120元以上的年夜饭。不过,中国人自己清楚,即使没有这场经济危机,大多数崇尚节俭的中国老百姓也不会花这么多钱吃年夜饭。法新社报道中的另一个例子离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更远。文章说,广州一家五星级酒店去年曾提供10人消费19.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年夜饭,“考虑目前的经济形势,今年已经取消”。但这篇文章的作者不知是否晓得,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如此奢侈的年夜饭压根儿不该出现。法新社文中提到的给孩子买二手玩具的家长是一名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年轻母亲,不过她给孩子买的是芭比娃娃。在中国,其价格在200元上下。

作为“人类最大规模年度迁徙”,春运每年都会受到西方媒体关注。而农民工则是这些媒体在描绘“暗淡春节”时最常接触的人群。法国《费加罗报》21日称,“中国今年不同往年,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文章断言对于很多返乡农民工来说,“回程票是多余的”,称他们中许多人将在失业等“普遍忧虑”中等待“痛苦的明天”。美联社认为中国迎来“不开心的春节”,并称在一些地区,失业及工厂突然倒闭引起示威,引发了政府对社会稳定的担心。美国《华尔街日报》说,对中国农民工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春节”。法新社等媒体22日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话说,中国1.2亿农民工中约有1/4,也就是3000万人已经回家,其中因所在工厂受金融危机冲击停产、半停产而回家的人约占20%。

春节前“消费低迷”是西方媒体宣称“这个春节有点冷”的主要论据之一。DDMA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被多家西方媒体转引。《华尔街日报》21日在题为“中国春节的销售难题”中称,该调查结果显示,4500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中国电话受访者中有60%的人2009年打算削减开支。法新社援引该公司总监的话说,对经济的担心和年终奖减少是影响消费信心的主要原因。法新社说,除中国大陆外,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消费者也都变得谨慎起来。

有分析人士注意到,为得出春节“暗淡”的结论,西方媒体多将目光盯在失业农民工和富人身上,这两个社会群体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大,但他们的不愉快并不能掩盖中国社会整体的春节氛围。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说,与DDMA的结果相反,北京美兰德公司的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6个大中城市8成以上居民消费预期都高于往年。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程刚 段聪聪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