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
|
6月底,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向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报告》披露,2006年56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资金468.8亿元,其中部门所属单位存在问题资金120.27亿元,占1/4强。
日前,该署有关司局负责人进一步透露,不少中央部委所属单位代行部门行政职能带来财政资金转移,一些部门通过所属单位举办经济实体获得部门和单位利益,许多所属单位依托部门权力和资源收费谋利益。
部属单位的行事逻辑
中央部委有着数目庞大、名目繁多的所属单位。这些部属单位,无论是作为代行部分部门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还是以国有公司企业等名义存在的经济实体,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性质上虽不是行政部门,但都有明确的行政级别,其内部运作管理也几乎完全克隆了所挂靠的行政部门。
二是无论办“事业”还是搞“经济”,都和母体——挂靠部委的行政权力息息相关,对外无不打着挂靠部委的旗号,部门权力和资源是其生存和牟利的“奶瓶”。
三是大多和母体一样在地方有“脚”——与行政层级相对应的分支机构,上下间赚钱办事也好,迎来送往也好,与民营、外资企业以及非赢利组织迥然不同,却与挂靠部委毫无二致。
四是因为其独特属性和地位,它们大多处于“中央应管力不从心、部委该管投鼠忌器、媒体要管打探无门、群众想管高不可攀”的“四不管”状态,既不像石油、电信等垄断性国企那样时刻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又能靠着部委这棵“大树”“乘凉”,坐享垄断性国企该有的几乎所有福利。
此外,它们无不具有较强的政策博弈能力,不仅在规避监管方面很有一套,而且在化解改革压力、影响宏观政策、推动部门立法等方面也是得心应手。
总之,这些部属单位的人员对外无不宣称自己就是某某部委的,不明就里的社会群众也无不认为它们就是某某部委的,而其挂靠的单位也无不有意无意地默认它们就是自己这个部委的,于是乎,它们俨然成了形神兼备的“类政府机构”。
部属单位的膨胀史
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建国后五次重大机构改革中规模力度最大的一次,使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司局机构减少200多个。中央各部委办直属局公务员从1997年3.4万人减少到1.7万人,国务院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47.5%。
接近10年的时间之后,今年的《审计报告》却告诉人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31个中央部门共管理各级各类单位(不含经国务院批准的职能司局等内设机构和派出、分支机构)5074个,资产总额4479.78亿元,在职人员164.12万人。其中,事业单位2212个,占43.6%。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2862个,占56.4%。这些单位约1/3是1998年后成立的。《审计报告》指出,中央部委机关的改革收到了明显成效,“但部门所属单位设立和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
1993年和1998年,中央两度发文要求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挂钩。但10年以后,中央部门依然管理着2862家企业,而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数字是155家,也就是说,还有2707家国企是既不属于国资委又不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而是由中央部委归口管理的。
而从事业单位的数量看,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部属事业单位大约为2600个,在职人员约为110万,而到2005年,尽管中央事业单位总数减少了近400个,但人员却净增500多万,年均增长70多万。
部属事业单位惊人的膨胀,表现为职能、机构和人员的联动性膨胀。职能膨胀,表现为不少中央部委通过各种形式将本属于行政机关的政府职能转移到各类事业单位,将一些涉及创收、收费的行政职权交由事业单位来行使,有的甚至将本应同政府完全分离的社会中介组织职能、教学科研职能,千方百计地保留在部属事业单位中,违规运作十多年的“牙防组”即是一个典型例子。
而机构膨胀,是指部属事业单位一方面因应职能扩大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接受部委机构改革人员的分流安置任务,不少还是中央部委提拔安置一些快到龄退休人员的最重要渠道,其内设机构势必不断扩大、升格。人员膨胀则是前两者膨胀的必然结果,也因为部属事业单位旱涝保收吃“皇粮”,加之这些单位的改革迟迟不能实施和推进,自然出现人满为患、人浮于事的现象。
编辑:
郑伦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