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围道塌楼事故导致四死。红框所示为四十五J原处位置(数据图片)
中新网4月27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土瓜湾马头围道四十五J塌楼惨剧发生已3个月,香港屋宇署26日公布意外调查报告,相信是马头围道四十五J地下单位其中一条结构支柱受到外力破坏,导致塌楼,但外力源头仍需继续调查。
署方称,其中一个调查目标是证明塌楼前地下单位的装修工程,是否有人蓄意拆走结构支柱,若有充分证据,署方将追究责任。署方认为,马头围道四十五J内劏房虽然增加楼宇负载,但并非塌楼主因。
塌楼现场马头围道四十五J于1955年9月入伙,连同阁楼共有5层高,1楼至4楼每层有一个住宅单位,地下亦有一个单位。整座楼宇靠11条结构支柱支撑。屋宇署署长区载佳表示,马头围道四十五J塌楼后,署方已从审阅楼宇维修、加建及改建纪录、抽取现场样本进行化验,以及询问目击者和现场人士三方面搜集资料,研究塌楼肇因。
若有证据将追究责任
区载佳说,根据署方对现场支柱残骸、楼宇碎片和楼宇倒塌状况,进行力学分析数据显示,相信塌楼肇因是由于现场地下单位其中一条结构支柱C13受到外力破坏,从而大幅降低其承载能力;加上现场没有为支柱进行保护措施,例如竖设钢柱支撑架分担C13的承载等,最终C13超越其承载能力极限而倒塌,并令楼宇出现左右移动,连带大幅增加C11及C12两条结构支柱的承担能力,最终这两条支柱亦无力支撑,短时间内陆续倒塌。及后导致楼宇最低两层率先塌下,并形成下拉力,再令楼宇剩余向上楼层全部倒塌,酿成惨剧。
至于外力的源头,区载佳表示,仍需进一步调查,包括需进行建筑物料测试及科学鉴证才能确定。肇事旧楼在倒塌前,其地下单位曾于1月23至29日早上进行装修工程。区载佳透露,署方其中一个调查方向,是要证明装修工程期间,是否有人蓄意拆走楼宇的结构支柱,若有充分证据,署方将追究责任,但是否检控工程承办商或马头围道四十五J业主,仍需征询律政司意见。“如果科学鉴证可以证实,C13倒塌是由于有人切除铁柱或蓄意拆走,若能证明这件事属实,我们会征询律政司意见,研究应如何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
楼宇老化失修非主因
对于楼宇倒塌是否还涉及劏房等其它因素,区载佳说,署方曾进行评估,包括考虑塌楼现场上层的劏房造成对楼宇的负载、建筑物料,包括楼宇其它结构支柱的老化破损、楼宇欠缺维修等因素,发现即使以上因素全部发生,楼宇的安全系数仍达可以接受的水平,未有影响楼宇结构,因此并非塌楼主因。但他指出,楼宇欠缺维修是令安全系数大幅降低的原因,呼吁业主应定期为楼宇进行检查及维修。
4000旧楼已巡查完成
马头围道塌楼惨剧后,屋宇署随即检查全港4000多幢楼龄50年或以上的旧楼,发现有两幢旧楼需进行紧急维修,另有1000多幢旧楼明显欠妥,占整体两成六,署方将会陆续向这些旧楼业主发出修葺令。
屋宇署在2月初开始,派出40个小组,检查全港4011幢楼龄50年或以上的旧楼,包括检查旧楼公用地方、外墙,以及旧楼外范围等,在2月底完成所有旧楼检查。屋宇署助理署长许少伟表示,署方按旧楼结构安全程度分为四个级别,发现有两幢旧楼属于第一级别,需要进行紧急维修。他说,这两幢旧楼均位于九龙城,署方已为该两幢旧楼进行紧急修复工程,包括为其中一幢旧楼清除松脱的一扇窗户及部分外墙批荡;至于另一幢旧楼,其露台出现较大的裂痕,署方已竖设金属支架作临时保护措施。他强调,现时这两幢旧楼整体结构均属安全。
属于第二级别的旧楼,即旧楼明显欠妥,有1030幢,占整体旧楼两成六。许少伟透露,署方早前已向其中293幢旧楼业主发出修葺令,未来将会陆续向余下739幢旧楼业主发出修葺令。而第一、二级别的旧楼,主要位于九龙城、油尖旺、深水埗、东区及湾仔。至于属于第三及第四级别的旧楼,即旧楼轻微欠妥以及旧楼没有明显欠妥,分别有1270幢及1709幢。
许少伟说,署方正考虑将财政有困难的旧楼,纳入“楼宇更新大行动”,并会配合房协及市建局,为有需要的业主提供支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王尚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