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萧克与新中国首所民办大学间的故事
2010年01月22日 09:57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8年10月24日中午,开国上将萧克逝世,终年102岁。

萧克将军百年人生,戎马关山。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井冈山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次武装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是威扬华夏大地的一位战将。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将军晚年的时候,却对在湖南家乡的一所民办大学情有独钟,自始至终予以关心和支持。这就是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

九嶷山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乐天宇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回湘南山区创办,当时被誉为“80年代的抗大”。学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这其中也凝聚着萧克将军的一片心血。

“要送一所大学进九嶷山”

毛泽东同志20世纪60年代初曾写过“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首名诗,歌颂九嶷山区的瑰丽的风光及灿烂的文化。此诗题为“答友人”,实则是答乐天宇以及原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原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三位故友的。

乐天宇教授早年在长沙一中读书,与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同受教于著名教育家杨怀中先生门下。他又是中共建党初期的党员,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支部书记,是我国著名的农林科学家、教育家,为我国农林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萧克将军的家乡湖南嘉禾县与乐天宇教授的家乡宁远县相邻,同在九嶷山下,他们早在延安时期就相识、相知。几十年风风雨雨过去,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两位老人晚年虽然都居京城繁华地,但对湘南家乡一往情深,对九嶷山区经济文化落后有切肤之痛,希望改革开放的春风能吹进偏僻的深山里。

1981年春节期间,萧克将军特地来到后海湖畔的菊儿胡同乐教授家“西窗剪烛”,共话如何到九嶷山创办一所大学,以改变湘南山区教育文化水平落后的状况。

乐天宇此前不久已到九嶷山考察,他谈起创办大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九嶷山地区人文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急需建设人才,在九嶷山办一所大学可以为九嶷山区乃至全国贫困山区培养一批实用人才。这一设想并已得到当地领导和在京乡亲的支持。

萧克一听,十分兴奋地说:“这是一件大好事,送一所大学回九嶷山很有意义,我完全赞同。”他话锋一转问道:“只是校舍、办学资金和教师如何解决呢?”

乐天宇很有信心答道:“办学经费我有‘文革’后平反补发的工资,可作为开办费,日常费用可以收取学费,学生缴费入学,教师实行聘请制,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不包分配,打破铁饭碗,也可以实行民办公助,当前的校舍可以借用舜庙,学生住房不够用,可以借用当地农舍,采取寓学于民的方式”。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时平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