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长征前未压制毛泽东 称其为“领袖”
2010年01月21日 07:53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摘自《读毛泽东札记(解读毛泽东读书做人与治国理政之道)》 作者:陈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毛泽东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被选为五位中央局委员之一,负责组织工作,还兼任中央局秘书,协助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处理中央日常事务。当时中央的文件需委员长和秘书联合签署才能发出。可见,毛泽东在30岁的时候,便干起了党内事实上的二把手。可一年后,他便离开了这个岗位,此后便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起起伏伏,屡受排挤和打击。一直到1935年的遵义会议,才进入核心决策层。

遵义会议前毛泽东在党内的境遇,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共早期领导层变动不稳的特点。在早期领导层中,除陈独秀作为主要创建人具有特殊地位外,其他领导人的地位是经常变化的,看不出一定之规,常常是一个人上来干一段,如果不行,再换人来干。参与决策的领导层人员,变化很大,很不稳定。总体上既有淋漓尽致的热情探索,又有众声喧哗的极端争吵,更有大浪淘沙的艰难选择。这种情况,必然使中共早期领导层在领导能力上打些折扣。对此,邓小平晚年曾谈道: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

怎样理解邓小平说的不成熟和没有能力?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体制,也就是说,那时候一群年轻的人领导一个年轻的政党,对自身领导人的选择还缺少成熟的机制。

从年龄结构看,在陈独秀之后主导中央决策的,基本上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瞿秋白、李立三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分别是28岁、29岁。任弼时23岁时入中央政治局,24岁便担任政治局常委。主导中央决策的王明、博古也大体是这个年龄。博古24岁便被推举为党内总负责人。作为革命家,这种年龄在信仰的激发下,敢想敢干,具有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优势。而作为政治家,却正是经受历练的时候,自然还不成熟。但他们却又显得很自负。博古后来回顾自己担任中央总负责人的心态时说,在上海中央破坏以后,由老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指定我做临时中央负责人。当指定我做这个工作的时期,我并没有感到不能担任领导整个党这样的事情,相反,目空一切,看不起任何人,不请教任何人,觉得我比任何人都高明,发展了刚愎自用,不愿自我批评,不愿听人家批评,临时中央到了苏区以后,这个时候我只是形式上推一推,请别的同志担负吧!别的同志说,还是你来吧,我说,好,就是我。毛泽东比这批人年龄大一点,但那时的个性也是针尖对麦芒。1924年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同陈独秀有意见分歧。1929年在红四军七大上,他担任的前委书记一职被选掉,除了因为红四军领导层意见分歧很大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感觉他有家长制作风,脾气大,于是转而选举28岁的陈毅。红四军八大通知毛泽东开会,毛泽东表示,是非问题不解决,就不参加会议,写信说要打倒八面玲珑的陈毅主义。前委据此给了他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命令他马上去开会。毛泽东后来也总结过当时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他曾讲到中央苏区时期有一次和毛泽覃争论,气急处举手就要打,毛泽覃说了一句共产党不是毛家祠堂,对他触动很大。不少亲历者在回忆中都说到,毛泽东的这种性格是在遵义会议后开始改变的。

中共早期领导层的不成熟,还体现在因路线之争而形成的宗派主义风气,这种风气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对主要领导人作出正确的选择。

大革命失败前,中共党内虽然也常有意见分歧,但宗派主义还没有形成气候。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这些到各地组织起义和创建根据地的领导人还在苦苦探索,难以对中央决策发挥影响。在中央,则先后有三拨左倾领导人主持工作,特别是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的那一拨,主要是从苏联回国的年轻人,被称为青年共产国际派,对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不很了解,在各个根据地也缺乏根底。他们统治中央的思想武器和决策指导思想,主要照搬苏联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词句。这种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反映在组织路线上,就是搞宗派。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在一些重大危机面前认识不统一,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由于搞宗派,则常常通过所谓反倾向斗争来更换和选择领导人。应该说,这种做法多少是从苏联党那里学来的。王明这批人此前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时候,便耳濡目染了苏联党内斗争风气,并以此方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内搞宗派斗争,介入学校内部的所谓教务派和支部派的争论,一会儿反托派,一会儿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一会儿反浙江同乡会,并逐步在莫斯科的中共成员中形成了被称为二十八个半这样的群体。他们回国后,当时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的优势是拼所谓路线。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晋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