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女太平公主出嫁前为何出家当了几年女道士
2010年01月22日 09:3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汉语里,孝顺连称,顺即为孝。一个小公主能够顺从母后的心愿,出家给外祖母修冥福,这当然是模范孝行啦。

那么表现出如此优秀传统品质的太平公主当时多大年纪呢?中国的历史文献尽管帙轶浩迭,可惜,女性的空间总是被一再压缩,即便是曾经差不多拥有天下的太平公主,她的出生年月在史书中也没有任何记载。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依据她哥哥们的情况大体推测一下。太平公主最小的哥哥李旦生于662年,按照他的年龄推算,太平公主最早应该生于663年,那么到670年,她最大也只有七岁,还是个小孩儿。这么小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道教呀,所以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而已,偶尔出席几次活动秀一秀,基本上属于玩票性质。

既然是玩票,那就并没有真正离开父母身边。可是在中国古代,女孩子一般是不能在娘家终老一生的,长大成人之后就要出嫁了。那么太平公主嫁给谁了呢?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她差一点成了吐蕃人的媳妇。这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吐蕃是现在藏族的前身,和唐朝差不多同时崛起。它与唐朝毗邻,势力强大,为了维护关系,唐太宗曾经派文成公主和亲,让她嫁给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这也是汉藏民族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和亲是古代中原王朝安抚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常用手段。当年汉高祖刘邦率大军攻打匈奴,在白登山(今天的陕西大同)被围七天,几乎丧命,后来贿赂匈奴阏氏(王后)才得以解围。刘邦脱险后,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这才赢得了汉初北部边疆的和平。刘邦开创了中原王朝嫁女和亲的传统,唐太宗又开创了唐朝和亲吐蕃的传统,到唐高宗一朝,这个传统又要发挥作用了。话说吐蕃在唐朝的西南边境越来越强大,到了唐高宗时期,经常在现在甘肃、青海一带攻城略地,让唐朝这个常胜将军大丢面子。当然,吐蕃毕竟地瘠民贫,国力远不如唐朝,也难打持久战,于是就请求与唐朝和亲,缔结友好关系。那时候,唐高宗在世的女儿一共有三个,老大老二都是被武则天害死的萧淑妃所生,当时早已经出嫁了。唐高宗身边待字闺中的只有小女儿太平公主,十二三岁的年纪,按照唐朝人的标准,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吐蕃人事先已经摸清了情况,口气很大,开口便要太平公主和亲。

是不是安排太平公主远嫁呢?这下,唐高宗和武则天犯难了。照理说,和亲是一件好事,边疆可以安宁,战士可以回家,这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但是吐蕃实在太远了,当时也没有青藏铁路啊,那可真是“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了,武则天怎么舍得让唯一的亲生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呢?在国家统治和慈母情怀之间,武则天选择了当慈母。可是吐蕃那边又不好直接拒绝,怎么办呢?太平公主幼年时,不是半真半假地当过女道士吗?干脆让她正式入道算了。道教崇尚宗教独身主义,总不能要求女道士成婚吧。于是武则天下令,马上给太平公主修建一座道观,就叫太平观,让她搬进去住。于是十几岁的小太平当了观主,而且像模像样地履行了受戒仪式,出家了。这样一来,吐蕃没话说了,和亲的事情也就不再提起。

虽然太平公主真的出家了,不过按照唐高宗和武则天当时的想法,恐怕也只是暂时避避风头而已,一旦吐蕃彻底死心,还要再让女儿还俗的。可是,当时已经是唐高宗统治的后期,高宗本人身体每况愈下,而武则天忙着积聚势力夺权,两个人都没有心思管小女儿的事情了。另外,当父母的总觉得儿女是小孩子,特别是太平公主又是最小的女儿,也许潜意识里希望她在身边多留几年吧。可是,春花秋月等闲度,美眷如花,流年似水。道观中的太平公主,眼看着自己的大好青春悄悄溜走,心里难免有些着急,但父皇母后就是不提还俗出嫁的事。

自求驸马

那么太平公主会不会就这样在道观里终老一生呢?当然不会。太平公主等来等去,终于等得不耐烦了,看来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上,有什么要求还得自己提。怎么提呢?直接说我想要个驸马,这多不好意思呀!想了又想,怎么才能让父母明白呢?终于,她想出了一条妙计。有一天,唐高宗在宫中设宴,宴请亲族,太平公主忽然从天而降,她身穿紫袍,腰围玉带,头戴黑巾,手持弓箭,走到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深施一礼,说:“父皇母后,我给你们跳舞助兴吧。”说罢,载歌载舞起来。看着女儿英姿飒爽,一副青年武官的打扮,唐高宗和武则天哈哈大笑,说:“你一个女孩家,又不是武官,怎么打扮成这样?”太平公主马上说:“既然我不适合这样打扮,那把这身行头赐给我的驸马好吗?”高宗夫妇一听,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女儿已经十七八岁了,该出嫁了。就这样,给太平公主选驸马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看出来,少女时代的太平公主,是个敢于大胆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孩子,这与年轻时果敢英气的武则天如出一辙。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就费解了,太平公主想要驸马,为什么要打扮成武官的样子呢?咱们看戏、读小说经常见的不都是“中状元,招驸马”吗?她为什么不扮成一个白面书生呢?这就是对唐朝的时代特征不了解了。所谓“中状元,招驸马”,那主要是宋朝以后的事情。宋朝以降,文化教育更为发达,科举考试成为选拔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在科举考试中如果表现出色,随后就能平步青云了。在这种情况下,科举不仅与仕途联系在一起,也和美满婚姻联系在一起了,正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唐朝尚武,驸马大多数从功臣勋贵人家挑选,而且一旦当了驸马,常常被委以重任,担任禁军将领,帮助皇帝稳定统治。所以,太平公主这样一番表演,说明她当时的想法还是相当“主流”的,她也希望得到这么一个英雄的驸马,帮助父亲保卫李唐江山。

那么,唐高宗给太平公主选中的驸马到底是谁呢?此人姓薛名绍。唐高宗夫妇为了给她选这个驸马,可是煞费苦心。为什么呢?薛绍特别符合理想驸马的标准,他有三大优点,无人能及。首先,薛绍出身河东大族薛氏,他的父亲也是驸马,当过左奉宸卫将军。而母亲则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也就是唐高宗的亲姐姐城阳公主。出身“革命家庭”,又是亲戚,可谓门当户对。其次,薛绍的父母出身高贵,但是当时都已经去世,套用现在的玩笑话,理想中的老公标准正是“有车有房,父母双亡”,所以娇生惯养的太平公主不用费心处理和公婆的关系。最后,薛绍本人年轻英俊,和太平公主又是姑舅兄妹,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没准儿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个选择,很可能征求了太平公主的意见。因此对这个驸马,太平公主无疑非常满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蒙曼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